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及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原来“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变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与此同时,95%以上的土地采用出让的方式,滋生了土地隐形市场,投机行为与“寻租”活动也愈演愈烈。为了控制局面,政府先回收暂时不用或使用结构不合理的土地,再根据政策及实际的用地需求,有计划地把土地从储备库放回土地市场,这就是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土地储备需要大量资金,目前我国土地储备融资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以及土地出让金留存等三种方式。政府拨款无成本无风险,但政府财政财力有限,所划拨资金在资金量上不能满足土地储备的资金需求,难以维持土地储备机构运转,资金压力大。银行贷款数额巨大,土地储备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向银行借款,需要按期还款付息,资金成本高。土地出让金仅有小部分可注入储备资金用来开发新的土地储备项目,资金有限,并且只能在后续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存在滞后性问题,在土地储备融资过程中不能作为主要融资模式。针对上述问题,结合PPP模式在公共事业等方面的成功应用及其自身传统管理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以PPP模式为出发点,对土地储备做出新的思考,讨论将PPP模式运用到土地储备项目中来,探索PPP模式在土地储备项目中的运作模式。本文以DLLT项目为背景,以国内外大量PPP模式和土地储备制度的研究文献为基础,主要探讨PPP模式在土地储备项目中的可行性,以及土地储备项目PPP模式的运作程序、风险管理、控制权配置、运行环境构造等。文章通过对DLLT项目进行理论分析,说明基于PPP模式在土地储备项目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设计出项目的运作程序;通过采用线性规划设计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PPP模式的土地储备项目风险分担存在最优结构,即项目任一风险完全由对该风险偏好系数最大的参与方承担时,项目整体满意度最大。并辅以实际调研汇总,得出风险分担的一般结果;针对PPP项目,以VFM效果作为政府收益的评价指标,分析控制权为连续变量的情况下,投资、成本和收益等变量的取值,在此基础上构建控制权配置与VFM效果的相关关系模型;最后指出,土地储备制度作为土地储备项目PPP模式运行的基础,其自身应该运行顺畅,才能保证土地储备项目PPP模式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支持,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作保护。并在此基础上简单的构建出土地储备项目PPP模式的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