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话语的传递和表达已经成为一种多模态的交流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多模态话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英语教学。目前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课堂,涉及高中英语课堂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调查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现状,分析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原因,以期丰富和发展多模态话语研究,以及为教师多模态话语使用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以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话语的传递和表达已经成为一种多模态的交流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多模态话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英语教学。目前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大学英语课堂,涉及高中英语课堂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调查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现状,分析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原因,以期丰富和发展多模态话语研究,以及为教师多模态话语使用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以广西的三所示范性高中共55名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研究手段。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问卷是根据张德禄(2009,2015)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理论编制的,该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包括语言模态、身体模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另外,针对教师在课堂多模态话语现状,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访谈用于挖掘其影响原因。本研究聚焦的两个研究问题为:(1)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现状如何?(2)影响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表明:(1)虽然有些高中英语教师不甚了解多模态话语,但大部分教师都会运用多模态话语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他们的语言模态、身体模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的使用频率都在中高水平。其中,语言模态中的语言是课堂的主模态。另外,除了新手教师的身体模态话语的运用相对欠缺,大部分教师的身体模态话语的使用率较高。通过教龄差异对比进一步发现,教龄为十年以上的高中英语教师使用身体模态频率比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更高,他们在课堂中使用的多模态话语的身体模态存在明显差异。(2)在访谈中,高中英语教师提及的影响他们使用多模态话语中语言是教学观念,他们认为语言是英语教学的有效直接方式;另外,影响他们使用多模态话语中身体模态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教师的教龄、课堂风格、沟通技巧、演绎技能和意识;外部原因有教学内容和类型、学生需求、教室设备和学校待遇。根据调查结果,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有效性,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本文从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对于教师来说,应该通过现代媒体途径学习多模态话语,新手教师还应向其他熟练教师学习多模态话语的运用;使用适当的多模态话语;发展学生的多模态话语能力。对于学校而言,他们应该提供更多的多模态话语的培训和指导,并给教师提供满意的待遇以促进教学。
其他文献
中国山水画经过1400余年的发展,是以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的追求为主,表现自然景物,状物抒情,寄托画家的思想感情。山水画的观察角度和章法布局要求画家要移动地看待问题,讲究“面面观”。在创作过程中,画家通常用山水画特有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手法对画面进行意象造型,营造意境,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在山水画这种写“意”观的支配下,画家可以不受客观物象的制约,主观能动的随“意”而为,将画幅的形式演变、拓展。山水画
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收集了先秦至宋前时期所有的乐府诗歌,并对每首乐府诗歌加以详细全面的题解史料记载,不仅是音乐学同时也是文学经典巨著。《乐府诗集》中题解部分提供的资料信息内容详实充足,其中有关音乐类的题解史料全面具体,极具研究探索价值。本文将对郭茂倩《乐府诗集》题解部分整理归纳提取出全部有关音乐类的题解,尽管《乐府诗集》中音乐题解种类复杂多样,但整理统筹可将有关音乐类的题解划分归类为乐人、乐器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i,1809-1847)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代表,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1,他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包括这首《e小调随想回旋曲》,这首乐曲是门德尔松少年时期所作的,是他在钢琴上早期探索的一首非常具有创造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本文选《e小调随想回旋曲》这首乐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舞蹈是一种依靠人体动作来诠释美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肢体语言的展现来进行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内在情感的表达,使舞蹈作品具有美感,并传递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舞蹈表演中的审美体验对于舞蹈演员而言,是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肢体动作、思想情感,进一步对作品有了一定的审美认知,充分感受到作品中传递的美,从而能运用自己的肢体展现美,继而带给观赏者美的享受。本文以作品《长调》为例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受到广泛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文化教学意识目标,外语教学应该融入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少教师在大学期间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教学意识,但真正走上讲台后却出现文化教学意识下降的现象。因此,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引人深思。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加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
二语交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态度、焦虑等个体内部因素,对其外部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尤其是教师因素中的教师反馈方面。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英语课堂上教师口语反馈的角度来探讨其对高中生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反馈的积极作用来促进高中生的英语交际意愿。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的能力和水平。本研究以阅读策略活动系统和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为理论框架,采用课堂观察和访谈为研究工具,对2位参加2020年桂林市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的高中英语老师的阅读课堂活动为个案进行研究,旨在探究高中英语阅读公开课中对思维品质培养的实施情况和水平,发现培养思维品质的课堂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高中英语学科的变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一现状引发了教师本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途径的思考。而教师信念,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焦点。纵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许多研究者对教师信念的构成和来源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开始结合教师行为对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在众多相关研究中,甚少采用叙事探究方法对高中英语等一线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英语学习信念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与英语学习成绩呈显著相关。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体现出,虽然目前国内的研究者对于英语学习信念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充足,但是关于研究示范性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念这一方面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山市示范性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念的总体情况,探究不同英语水平、不同性别的高中生英语学习信念的差异,以及找出促成英语学习信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思辨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培养的核心品质。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认知会指导其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成效。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师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认知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思辨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