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矿物与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及沉降效果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煤炭开采过程中夹带着大量粘土矿物,这些矿物颗粒往往造成煤泥水体系高度稳定,长时间难以沉降,给煤炭洗选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源头出发,通过吸附及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矿物(平均粒度分别为3.2、3.7、2.2μm)的吸附及絮凝沉降效果,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表征对其吸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明确高分子絮凝剂的微观作用机制,可从源头上提高煤炭的固液分离效率,使煤泥水处理技术快速科学发展。具体结论如下:(1)聚丙烯酰胺对高岭石和伊利石有明显的絮凝效果,但几乎不能使蒙脱石颗粒形成微小絮团,同时对蒙脱石悬浮液的沉降效果同样较差。提高水质硬度后聚丙烯酰胺对矿物的絮凝沉降效果会有所改善,尤其以蒙脱石效果最为明显。(2)浓度为0~25 mg/L的聚丙烯酰胺在粘土矿物表面3 h能够达到吸附平衡,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吸附速率顺序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去离子水条件下,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量要高于非离子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引入Na+、Ca2+、Al3+会对吸附量产生影响,其中引入Ca2+后会明显增加聚丙烯酰胺的吸附量,而引入Al3+会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加入Na+对吸附影响较小;且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会促进吸附量的增加,这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规律相反。(3)模拟与表征发现: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主要通过酰胺基(CONH2)与阳离子官能团(N(CH33+)在粘土矿物表面吸附,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则只能通过酰胺基官能团(CONH2)和粘土矿物表面产生吸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矿物表面形成的吸附层要比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层更加紧实;聚丙烯酰胺在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属于Langmiur吸附模型,并且是能够自发进行的吸附,吸附后矿物表面的亲水性略有增强。
其他文献
有吉佐和子是日本昭和时代著名女作家。她深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喜爱中国文化,成为作家后开始关注中国社会问题,并创作了多部关于中国题材的小说。从1961年到1981年的二十年间,
目的:通过统计学分析18例早期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NEC)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不同治疗方法等,研究其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现阶段,众所周知颅脑胶质瘤的诊疗始终是困扰各神经外科医师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WHO分级为Ⅳ级),其以发展速度快,向周围健康脑组织侵袭能力强,患者预后
本文利用微机差热天平和气相色谱仪研究了碳酸钙、水、磷酸二氢铵等物理和化学抑制剂对煤尘燃烧的影响,分析煤尘在不同惰性介质下燃烧过程的差异。利用大尺度水平爆燃实验管道,研究煤尘/瓦斯爆炸传播规律,使用自行设计的气液两相流细水雾发生装置,对煤尘/瓦斯爆炸进行抑制性能研究,对比不同细水雾对爆炸传播的影响。在细水雾的基础上,同时加入添加剂(Na HCO_3)和惰化气体(CO_2),使用惰气-添加剂-细水雾抑
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对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成都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在2020年达到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7个百分点,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合格线,这就进
癌症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并且危害性与日俱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2012年,癌症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820万死于癌症约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3%,至2030
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目前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进行的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取得了引人注
目的:探究Ras同源家族成员A(RhoA)在卵巢癌细胞SKOV3/DDP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SKOV3/DDP细胞中RhoA表达,对照组设立
土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人类不同的利用方式使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价值,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帮助弄清土地利用的功能状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
上世纪我国多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导致旧采区内遗留大量的煤柱,资源浪费严重。旧采残煤资源绝大部分都是开采条件好、开采价值高的稀缺煤种。因此实现规模化残煤复采对我国煤炭工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旧采区遗留煤柱的稳定性是进行残煤复采可行性论证的判别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复采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煤体作为一种蠕变体,许多情况下其破坏不是因其强度不够,而是由于蠕变变形长期累计超限而导致失稳。且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