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色列建国后的政党体制经历了主导党制、温和多党制,在这两个时期内以色列的政党政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宗教政党的势力有了较大提升,再加上地区冲突、族群冲突等因素的影响,自1996年之后,以色列进入极化多党制时期。本文以1996年为起点,通过计算有效政党的数量、分析进入议会的政党变化状况、第一、二大党对议席的控制、意识形态的距离等标准,判定以色列在1996年至2019年属于极化多党制时期。然后,本文通过对以色列前期政党政治状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从社会分野的视角出发,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政党、政党体制、极化多党制进行概念的界定,主要说明政党体制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极化多党制的界定标准进行重点论述。最后,论文得出主要指标,即有效政党的数量要在5个以上、政党分化组合和出现新政党的频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政府换届频繁、而且第一、二大党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党的实力逐渐变弱、意识形态的距离增大、中间性政党力量的增强。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为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原因进行的铺垫,在分析其形成原因之前,我们必须对以色列的大致政治状况有个一清晰的认识。本部分从以色列政党体制发展历程出发,以以色列主要政党利库德集团、工党、宗教政党中的沙斯党为主线,对以色列当前政治状况进行了简单描述,为下文分析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做铺垫。论文第三部分就依据第一部分提出的指标分别对以色列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探究,笔者可以判断以色列在1996年至2019年属于极化多党制时期。论文第四部分则是从社会分野的视角出发,对以色列极化多党制的形成原因进行论述,主要包括族群分野、地区冲突分野、雇主与工人分野、国家与宗教四种分野模式。具体来说,族群分野模式引起政党实力与关系的变化,包括东西方犹太人之间的不平等、新移民群体对碎裂化格局的加剧、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地区冲突分野模式加剧政党的碎片化,主要体现为巴以冲突不断激化政党之间的对立和阿以关系逐步加剧政党之间的分化;雇主与工人分野模式推进政党的分化,表现在推进私有化进程壮大资产阶级的势力、自由化改革弱化集体价值观,削弱工人阶级实力;而国家与宗教分野模式加速政党的极化,尤其是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矛盾、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在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宗教势力和世俗势力在权力争夺方面的对峙则是是以色列政党体制极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