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RIG-Ⅰ是RIG-Ⅰ样受体(RIG-Ⅰ like receptors,RLRs)家族成员,该家族由RIGI、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和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组成,是感染期间识别病毒双链RNA的先天免疫受体。宿主免疫受体识别病毒产物后,会通过非自身分子模式(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IG-Ⅰ是RIG-Ⅰ样受体(RIG-Ⅰ like receptors,RLRs)家族成员,该家族由RIGI、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和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组成,是感染期间识别病毒双链RNA的先天免疫受体。宿主免疫受体识别病毒产物后,会通过非自身分子模式(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来启动抗病毒免疫。这种识别启动了信号级联反应,诱导细胞内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具体来说,RIG-Ⅰ与PAMP RNA(激动剂)结合后即被激活,通过与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MAVs)相互作用,启动了一个信号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细胞因子的产生。RIG-Ⅰ信号传导对于控制许多RNA病毒的感染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指出RIG-Ⅰ中的一些突变(C268F/E373A/Q517H)会导致罕见的免疫遗传性疾病Singleton-Merten综合征(Singleton-Merten syndrome,SMS)。在临床诊断中已报道了SMS RIG-Ⅰ的可变表型,主要表现为牛皮癣,肢端骨溶解和青光眼,并伴有牙齿发育异常和肌腱断裂的严重病例。非经典SMS RIG-Ⅰ突变体,例如C268F和E373A受体突变位于HEL1(helicase1)—RNA结合于基序I和II上的ATPase裂隙内,形成一类ATPase缺陷的RIG-Ⅰ变体,从而造成错误识别自身RNA。而RIG-Ⅰ功能获得突变体的新基因型(Q517H)与RIG-Ⅰ的ATP结合和水解功能无关,并且与前两种突变相比,Q517H突变导致更严重的SMS表型。但是,Q517H RIG-Ⅰ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论文通过采用氢氘交换质谱(hydrogen deuterium exchange mass spectrometry,HDX-MS)、磁镊(magnetic tweezer,MT)以及生物实验等手段研究对比野生型WT RIG-Ⅰ和突变型Q517H RIG-Ⅰ的分子行为,探究该突变是如何促进异常干扰素产生的组成型信号转导的。我们的研究将RIG-Ⅰ的激活过程进行生物大分子可视化成像分析,显示其具有精密的程序性。正常生理条件下,WT RIG-Ⅰ处于自抑制状态,其中CARDs(caspase activation recruitment domain)结构域通过CARD2-HEL2i闩锁被抑制。在与PAMP RNA结合后,RIG-Ⅰ的解旋酶结构域诱导构象变化,从而释放CARDs,引发下游信号传导。与PAMP RNA(3p10l)不同,作为自身RNA代表的Cap2-10l因为具备m7G帽和N1、N2-2’-O-甲基化结构,能够被识别,削弱了其与WT RIGI的结合亲和力,因此引起较弱的CARDs释放,继而可能造成受体下游信号的减弱和延迟。但是,功能获得突变Q517H使RIG-Ⅰ无法校正识别病毒RNA和自身RNA,从而恢复对CARDs的释放。对于Q517H RIG-Ⅰ来说,由于apo状态CARD2-HEL2i闩锁门松动,CARDs已经呈现部分开放趋势。初始能量较高的Q517H RIGI可恢复与Cap2-10l RNA的强结合,从而实现与PAMP RNA作用相似的CARDs的有效释放,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激起机体不必要的免疫反应,导致异常的I型干扰素水平的发生。综上所述,由于Q517H突变导致RIG-Ⅰ的门控机制CARD2-HEL2i已经部分松动,CARDs从自抑制状态呈现部分张开趋势,导致自身RNA的刺激也可使其有效应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阐述了Q517H RIG-Ⅰ造成干扰素异常表达进而导致SMS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自2012年Alex Net[1]结构在ILSVRC比赛中展现出绝对优势以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成为机器学习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在NVIDIA等公司推动研发下的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型卷积神经网络如VG-GNet[2],Inception[3],Res Net[4],Dense Net[5],SENet[6]凭
数据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推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有助于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然而,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数据共享面临着隐私容易泄露、缺乏售后监管、异构数据难以适配、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分析当前数据共享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和可信执行环境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的可信计算平台解决方案,分析平台需求并设计了数据发布、数据交易、数据跨机构使用等场景的
交通监控成像补光装置是安装在机动车道上方用于照亮监控摄像头拍摄目标的照明装置。因其安装高度低,照射方向朝向机动车辆,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人能够直接看到补光装置发光面,容易产生严重的眩光,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近年来,LED光源在户外照明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交通监控补光装置也大都为以LED为光源。但由于LED接近点光源,发光面积小,亮度高,如果在配光设计时不加以控制,以LED为发光源的补光装置眩光问题相
流程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优化、管理和控制的研究依赖于仿真技术。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兴起,企业生产呈现服务化、柔性化、绿色化趋向,生产不确定性的增大给企业生产仿真带来更为复杂的场景。场景仿真作为一种以场景来描述资源不确定性的随机性仿真,受到国内外众多制造企业、仿真研究者和仿真工具制造商的关注。但目前的场景仿真形式无法满足智能制造时代复杂多变场景配置需求和快
近些年国家号召发展海洋经济,深远海网箱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考验。一般,深远海网箱养殖需要面临更加恶劣的条件,养殖水产品受到多种环境因子影响,仅通过养殖海域环境某个单一因素做简单评价以及缺乏对养殖环境质量的预测分析等问题,经常导致大量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以风门口养殖区为试验基地,对养殖环境的监测、综合评价以及环境质量预测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宁波海
TSC1/TSC2基因的突变导致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过度活化是结节性硬化症(TSC)的重要发病原因,其中因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殖所致的颅内肿瘤是引起患者临床症状并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已发现mTOR抑制剂能减少TSC相关肿瘤的大小,且自噬是mTOR抑制剂发挥疗效的其中一个重要机制。然而目前关于自噬对TSC相关颅内肿瘤方面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项目组前期研究结果发现敲除原代培养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工作频率及其谐波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现代消费类终端电子类产品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上市时间。为了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规避EMC风险,业界对射频元件的准确电磁建模有巨大需求。元件厂商提供的元件等效电路模型在频率和精度方面十分有限,无法满足EMC仿真建模需求。随
对抗样本能够显示出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固有漏洞,这些攻击性的样本是攻击者在真实样本的基础上恶意制作的,旨在使目标DNN行为异常。对抗性样本的威胁广泛存在于图像,语音以及文本识别和分类中。对抗样本的生成对具有“黑盒”属性的深度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的研究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安防领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文本领域,生成的对抗样本通常有攻击成功率,语义保持,语句流畅性以及添加的扰动大小等方面的考量。当前对
农用无人机变量喷施技术与装备是提升精准农业施药效率,实现农药零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农用航空植保和智能农机装备的前沿方向和核心内容。本文围绕农用无人机变量喷施技术,设计并搭建无人机变量喷施控制系统,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喷施特性定量预测模型和评价方法,构建无人机变量喷施系统仿真平台,并进行变量喷施试验验证,为旋翼无人机精准变量喷施作业和效果数字化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农用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短期内肾功能急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其诱发原因多种多样,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脓毒症引起的AKI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没有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脓毒症性AKI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是氧化应激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展。因此,通过抗炎、抗氧化等多种途径寻找一种有效治疗AKI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临床意义。氧化铈纳米粒(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