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构建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采用沙利度胺预防用药及正常用药干预观察对小鼠生活状态(饮水、摄食、体重)、生化指标(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细胞因子(TNF-α)和核转录因子(AP-1)、瘤体血管生成(MVD)的影响,对沙利度胺的抗恶病质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鼠结肠腺癌26(colon26)细胞株皮下接种于BALB/c小鼠,构建癌性恶病质动物实验模型。将8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健康对照组(HC):10只、癌性恶病质组(CC):18只、醋酸甲羟孕酮组(MPA):18只、预防组(PLD):18只、沙利度胺组(TLD):18只。开始试验前,所有小鼠在各分组笼中饲养1周,使其适应新的实验环境。预防组自荷瘤小鼠皮下可触及肿瘤结节开始,每天给予沙利度胺预防性治疗。恶病质组、甲羟孕酮组、沙利度胺组自荷瘤小鼠进入恶病质开始,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甲羟孕酮、沙利度胺治疗1周。期间监测小鼠精神、活动状态、毛色、体重、摄食量及饮水量等的变化。之后每组处死10只,各组余下8只分别继续原治疗(剂量、用药次数不变)至其自然死亡。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各项生化代谢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NF-α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肿瘤组织中AP-1的表达和MVD的计数。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两个独立样本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1动物模型小鼠接种colone26细胞3-5天后,均可以触及到瘤结节,荷瘤小鼠精神、活动状态、毛色等一般状况无明显变化。约两个星期后荷瘤小鼠出现精神差、活动量减少、皮毛杂乱无光泽,摄食、饮水量相对减少,体重亦随之下降,小鼠进入恶病质状态。随着各组用药干预后,荷瘤小鼠上述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2瘤体重量及终末去瘤体重各组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肿瘤体积逐渐增加,随之去瘤体重亦随之下降。至第15天,所有荷瘤小鼠去瘤体重较健康组均明显降低(P<0.05),即所有荷瘤小鼠均进入恶病质状态。各治疗组较恶病质组瘤体重量减轻,但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甲羟孕酮组较恶病质组终末去瘤体重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化指标各组荷瘤小鼠进入恶病质状态后,血糖、甘油三酯水平较健康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荷瘤小鼠蛋白水平较恶病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预防组较恶病质组有明显提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甲羟孕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甘油三酯水平,预防组较恶病质组、甲羟孕酮组有明显提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细胞因子各组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显著高于健康组,并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较CC组显著降低,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沙利度胺组小鼠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较甲羟孕酮组水平低,且预防组较沙利度胺组下降更明显,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肿瘤组织中AP-1、MVD的表达肿瘤组织中AP-1、MVD的表达趋势相同,在健康组、预防组、沙利度胺组、甲羟孕酮组、恶病质组中表达量依次升高,且其余各组较健康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治疗组较恶病质组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VD表达方面,甲羟孕酮组、沙利度胺组与恶病质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6生存时间恶病质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较甲羟孕酮、预防组、沙利度胺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个药物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该实验中进入恶病质的荷瘤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厌食、消瘦、体重下降,并出现营养指标的改变,与人类癌性恶病质相似,是研究人类癌性恶病质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理想平台。2恶病质小鼠除了一般状况下降、营养消耗外,血清细胞因子TNF-α活性亦明显增高,提示恶病质小鼠出现明显的糖、蛋白、脂肪代谢紊乱,可能与促炎因子活性增高有关。3沙利度胺能明显改善恶病质小鼠一般状况,调节代谢紊乱,预防用药更能增加终末去瘤体重,从而起到抗恶病质的作用。在下调肿瘤组织中AP-1的表达活性和MVD计数、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预防用药时作用更明显,提示早期临床干预对于防治癌性恶病质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4甲羟孕酮能增加终末去瘤体重,作用优于沙利度胺预防用药。在下调肿瘤组织中AP-1的表达活性和MVD计数、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延长生存期方面,甲羟孕酮的作用均没有沙利度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