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 NPY对肥胖大鼠GD神经元放电、胃动力和摄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常见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近年肥胖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肥胖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及癌症等),加速衰老和死亡。肥胖发病因素十分复杂,肥胖及其代谢紊乱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一种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NPY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尤其在能量平衡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枢,NPY主要分布于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ARC位于第三脑室底部,毗邻室周器正中隆起,主要参与摄食、心血管活动、内分泌等调控,在胃肠功能调控中也扮有重要角色。但NPY在下丘脑ARC是否参与胃动力和摄食调控,尤其是否参与肥胖的胃动力和摄食调控的调控,仍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Western Blot)、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研究、单细胞外放电及在体胃运动记录等方法,观察微量注射NPY对下丘脑ARC接收胃传入信息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以及对大鼠在体胃运动、胃排空、摄食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并分析和比较这些效应在正常与肥胖大鼠间的差异,目的是完善肥胖发生的中枢机制,为肥胖等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1)健康雄性5周龄SD(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135±5 g,通过给予45%脂供能高脂饲料饲喂6周,构建营养性肥胖模型大鼠。造模期间每周定期观察大鼠体重,饲喂结束后体重超过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体重20%视为肥胖大鼠。(2)采用单细胞外放电记录,观察并比较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及NPY-1R拮抗剂GR231118对正常和肥胖大鼠下丘脑ARC胃牵张敏感(Gastric Distension,GD)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3)采用核团置管及核团微量注射药物等方法,观察和比较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对正常及肥胖大鼠胃运动、胃排空、摄食(标准、高脂、高糖以及高蛋白饲料)的影响;(4)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正常和肥胖大鼠下丘脑ARC NPY及NPY-1R蛋白和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5)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分析,分析正常和肥胖大鼠下丘脑ARC NPY配体与NPY-1受体结合力的异同。结果(1)NPY对下丘脑ARC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影响本研究发现,下丘脑ARC内分布有GD神经元,包括胃牵张抑制性(GD-I)神经元和胃牵张兴奋性(GDE)神经元;在正常和肥胖大鼠,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可兴奋大部分(正常大鼠,61.70%:肥胖大鼠,67.57%)GD-I神经元(P<0.05),大部分GD-E神经元(正常大鼠,60.81%:肥胖大鼠,69.13%)则被抑制(P<0.05);若预先注射NPY-1R拮抗剂GR231118,可完全阻断NPY对下丘脑ARC GD神经元的抑制或兴奋效应(P<0.05);在肥胖大鼠,NPY对GD神经元(GD-E/GD-I)的抑制/兴奋效应显著强于正常大鼠(P<0.05)。(2)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对大鼠在体胃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正常和肥胖大鼠胃运动幅度(P<0.05)和胃运动频率(P<0.05)均显著增加;若ARC微量注射NPY+GR231118混合液,可完全阻断NPY促大鼠胃运动幅度(P<0.05)和频率(P<0.05)作用;胃运动指数(MI%)分析研究发现,正常和肥胖大鼠MI%均显著增加(P<0.05),虽然与正常大鼠相比,肥胖大鼠胃运动指数(MI%)无明显差异(P>0.05),但肥胖大鼠MI%升高率较正常大鼠更为显著(P<0.05)。(3)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下丘脑ARC微量注射0.3μg/0.5μl NPY,正常(P<0.05)和肥胖大鼠(P<0.05)的胃排空显著增加;NPY-1R阻断剂GR231118可完全阻断NPY对正常(P<0.05)或肥胖大鼠(P<0.05)胃排空的促进作用;NPY在下丘脑ARC对肥胖大鼠胃排空的促进较正常大鼠更为显著(P<0.05)。(4)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对大鼠不同饲料摄入的影响在胃动力实验研究中发现,ARC NPY对大鼠摄食也有显著影响。随之进一步研究发现,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大鼠0-2 h的标准饲料(P<0.05)或高脂饲料(P<0.05)摄入量显著增加,但2-4 h摄食量无显著改变(P>0.05);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大鼠高糖饲料或高蛋白饲料的摄入均无显著改变(P>0.05);若ARC微量注射NPY+GR231118混合液,可完全阻断NPY在对大鼠的促食效应(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肥胖大鼠0-2h的摄食量显著升高(P<0.05),且下丘脑ARC微量注射NPY对肥胖大鼠0-2 h摄食量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P<0.05)。(5)下丘脑ARC NPY和NPY-1R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在正常大鼠和肥胖大鼠下丘脑ARC内均有NPY及其受体NPY-1R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且与正常大鼠相比,肥胖大鼠下丘脑ARC内NPY及NPY-1R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6)下丘脑ARC NPY和NPY-1R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及肥胖大鼠下丘脑ARC内均有NPY及NPY-1R蛋白表达,且肥胖大鼠下丘脑ARC内NPY或NPY-1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大鼠(P<0.05)。(7)下丘脑ARC NPY配体与NPY-1受体结合力研究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力研究显示,与正常大鼠相比,肥胖大鼠下丘脑ARC内NPY-1R与配体NPY特异性结合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下丘脑ARC内有接收来自于胃的感觉传入信息、且对NPY有应答的神经元;在ARC,NPY可通过NPY-1受体通路参与GD神经元兴奋性、胃运动、胃排空及选择性摄食的调控,且该调控效应在肥胖大鼠更为显著,这可能与肥胖大鼠ARC内NPY或NPY-1受体表达增加有关,也可能与肥胖大鼠ARC内NPY与NPY-1R结合力升高有关。
其他文献
由于碰撞造山带具有的地壳结构的复杂性,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其热结构。本文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例,根据地震波速与生热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碰撞造山带的地壳上地幔热结构特征。取得了地壳中的生热率分布状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岩石圈热状态与构造发展历史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东南沿海地区碰撞造山带的构造热演化历史。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延伸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1年1月31日行关节置换术的10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术后常规功能锻炼指导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联合延伸护理的措施。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髋关节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5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
华南陆块由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拼接而成,与华北陆块共同组成了中国大陆东部。在中生代,中国大陆东部经历了碰撞造山、构造体制从压缩到伸展的转换、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三大地球动力学事件。伸展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南东部,且岩浆活动与伸展盆地相伴,构成了独特的盆-岭构造体系。目前,由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依据的缺乏,其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宽频带地震阵列观测是获得地球内部精细三维结构信息
学位
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大任务"驱动,要进行任务准备、任务执行和任务反馈,进而助推学生的目标性学习、挑战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在任务驱动式学习中,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任务驱动,能助推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方面出现诸多问题,企业财务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需要对于风险问题有及时的预测机制。因此,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实际情况,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预测模型。首先,分析组合预测方法,利用组合预测方法优化BP神经网络;其次,构建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将模型应用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中;最后,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与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较
"反思性实践者"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品质,也是学前教师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下,职业教育培育下学前教育专业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特点,通过反思性实践者的内涵特征,探讨职业教育如何结合学前教师教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