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为背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现代化信息网络获取知识和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中共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明确,要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建设,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区块链、云技术等数字经济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一方面,新技术的加入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开拓新业态、构建新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模式,推进我国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入带来了新生产要素投入,推动了行业生产要素投入重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进一步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乎全局的系统性、战略性问题。就业作为扩大内需的前提,稳就业自然也就成为了促进国内大循环主体构建的重要抓手之一。由此,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数字经济向各产业渗透的加深,数字经济会如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众多文献对数字经济以及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研究,但数字经济作为一个新兴概念,相关定义还比较模糊,因此各学者们在对数字经济相关话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对其测度衡量方式并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其次,目前大多数文章都从宏观角度出发,关注互联网应用和人工智能等对区域劳动力市场或者对产业结构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缺乏在微观层面的细致探讨。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企业层面工业机器人渗透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更好的将关注点聚焦于制造业行业数字化发展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而更清晰的反映出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做出更直观的解释。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基于Autor等(2003)提出的“基本任务模型”(taskbased model),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可能存在的三种不同的影响方向,对应着替代作用、生产力促进作用和就业岗位创造作用。另外,自动化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影响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可能存在着就业极化的现象。本文利用2014-2019年间工业机器人行业数据和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构造可以更直观反映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的指标——企业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并利用与我国发展趋势接近的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行业数据构造工具变量。本文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工业机器人渗透度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工人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利用基准式和简约式模型分别对机器人渗透度对劳动者总需求、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需求、企业发放员工薪酬总额、高管薪酬总额、普通员工薪酬总额、平均薪酬、高管平均薪酬、普通员工平均薪酬的影响进行了初步估计。考虑到企业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越有可能积极地改善原有的生产条件而引入自动化技术,因此原有模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向因果问题;同时,考虑到本文选取的IFR数据可能存在测量误差,进而导致模型所用的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指标与影响劳动者需求和工资水平的一些不可观测因素存在相关性,导致估计系数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故本文引入了由美国工业机器人存量数据构造的工具变量,利用IV-2SLS方法对上述基准式和简约式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与基准式和简约式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且在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过程中,本文分别利用弱工具变量法和可识别检验对所选工具变量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会对行业内劳动者群体产生显著的替代作用,但是这个替代作用更集中的体现在中等技能劳动者群体上,在高等技能劳动者群体和低等技能劳动者群体上的替代作用并不明显。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并不会对制造业行业内劳动者的平均个体工资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存在“工资刚性”,企业并不能及时地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对劳工者的工资进行调整。但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会通过影响中等技能劳动者群体的就业影响企业发放给普通职工的薪酬总额。总体上看,工业机器人渗透度的增加会使企业发放的薪酬总额显著减少。但是,这种薪酬总额上的减少也是具有结构性的,拆分来看,企业发放给管理层的薪酬总额并没有受到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变化的显著影响,但是发放给普通职工的薪酬总额显示出了与自动化发展趋势相反的变动方向,且这种变动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论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呼吁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在鼓励制造业行业引入工业机器人的同时,适当增加对中等技能劳动者群体就业的关注,及时解决失业员工再就业的问题。积极结合产业发展路径完善劳动者就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失业保险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为失业群体分担失业成本,维持劳动力市场正常的流动性和个体劳动者就业的积极性;另外在积极引导就业难群体再就业的过程中,也应帮助劳动者提升其自身的就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再就业培训制度和保障制度,增强失业群体对于经济形势的适应能力;最后,希望社会各界增强对于自动化技术应用对劳动者收入影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