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栽培丹参已成为丹参药材的主要来源,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质量存在差异。中药材质量的稳定可控是其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因此,控制药材质量必须从药材生产的源头抓起,而种植管理和产地加工是影响栽培中药材质量的两个关键环节。任何一种药用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品种特性,生长规律和营养及需肥特点,并且药材质量的最终形成需要独特的产地加工方法。本研究以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为核心,围绕其影响因素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系统研究:(1)丹参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规律;(2)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不同加工方法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规律在整个生育期内,丹参根部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折干率呈“M”形变化;相同类别活性成分具有较相似的变化规律,4种活性成分含量及单株总量的最大值多出现在8月至9月,而在传统采收期,即枯黄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发现,翌年丹参萌芽过程中各成分含量及单株总量又逐渐升高。丹参种植2年于枯黄期采收,药材产量较种植1年于萌芽前采收虽有小幅提高,但活性成分含量多有降低。综合考虑丹参药材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丹参宜种植1年采收,最佳采收期为春季萌芽前。2、种植方式和密度对丹参生长及药材产量具有较大影响无论平作还是垄作,密度对丹参根部形态具有较大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大,丹参根长、根粗、根鲜重均呈降低趋势,高密度与低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密度能够显著影响不同规格根条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大,细根条所占比例增多,粗根条所占比例减少,高密度与低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本试验分析,平作最佳种植密度为16.7株/m2,即以行株距30cm×20cm定植;垄作最佳种植密度为16.7株/m2,即以行株距60cm×10cm定植。3、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药材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切段样品干燥,阴干及低温(40-60℃)烘干,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均高于晒干及80℃、100℃烘干,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以阴干方式最高,不同温度烘干处理间无显著(p>0.05)差异;对于整株样品干燥,阴干丹参中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显著(p<0.05)高于晒干,二者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无显著(p>0.05)差异。采用晒干和阴干方式干燥,以整株药材干燥优于切段后干燥。从各活性成分含量、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阴干或低温(40-60℃)烘干为宜。4、“发汗”对丹参药材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丹参在“发汗”过程中,迷迭香酸、隐丹参酮的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发汗”天数间差异不显著;丹酚酸B的含量随着“发汗”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发汗”4d其含量最高,为4.83%;丹参酮ⅡA的含量随着“发汗”时间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发汗”6d含量降至最低,5d、6d、7d含量无显著(p>0.05)差异,而与“发汗”1-4d差异显著(p<0.05)。与未“发汗”相比,丹参经“发汗”5-7d,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5、丹参在产地趁鲜切制是可行的在含水量为36%-23%时切制,丹参鲜切片断面基本不变色,干燥(40℃烘干)后,切片外观平整,断面白色,与传统方法切制所得切片外观相近。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丹参在含水量为35.66%时鲜切,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传统切片;在含水量为23.23%时鲜切,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除隐丹参酮无显著(p>0.05)差异外,其余成分均显著(p<0.05)高于传统切片。因此,本试验结果认为丹参采收后于产地趁鲜切制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