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资料、血清指标、人体成分的分析,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血清中LPS、IL-18、IL-1β水平变化,收集研究对象新鲜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和膳食因素及血清LPS、IL-1β、IL-18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在某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对所有被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饮酒史、药物与肝脏毒性物质接触史以及糖尿病和冠心病家族史等)、体格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人体成分分析(内脏脂肪面积)以及肝脏超声检查;收集其体检资料,利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个人一般状况进行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调查表调查其膳食种类和摄入量。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人群的一般情况及膳食结构,人体成分指标、生化指标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LPS、IL-18、IL-1β浓度。同时处理粪便标本,提取细菌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分析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在两组人群间表达的差异。结果1、NAFLD组的BMI、VFA、PBF、WH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NAFLD组的WBC、FBG、VLDL、ALT、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EUT、LYMP、TG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在TC、AST、C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血清LPS在NAFLD组和对照组的浓度(ng/ml)为172.64±67.21和153.51±83.88(p=0.302,P>0.05),两组间无差异;血清IL-18、IL-1β在NAFLD组和对照组的浓度(pg/ml)分别为121.01±39.61、98.08±40.10、23.78±9.40、19.06±9.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0、-2.307,P=0.013、0.024)。3、NAFLD组总能量、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大肠埃希菌在NAFLD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拷贝数/克湿便),分别为4.62±1.20和4.59±1.67(P>0.05),乳酸杆菌在NAFLD组明显减少(3.45±1.45),低于正常对照组(4.20±1.41,P<0.05)。5、NAFLD组LPS与BMI成正相关(r=0.349,P<0.05),NAFLD组IL-18与BMI、WHR、TG成正相关(r=0.361、0.504、0.372,P<0.05)。NAFLD组IL-1β与BMI、WHR、TG成正相关(r=0.345、0.343、0.465,P<0.05)。NAFLD组乳酸杆菌属与IL-18、IL-1β成负相关趋势(r=-0.086、-0.163,P=0.611、0.341),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1、NAFLD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18、IL-1β均明显升高,IL-18、IL-1β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NAFLD的病因之一。2、被调查人群各营养素摄入基本能够满足人体需求,但膳食结构仍不够合理,部分营养素过高或过低。同时人体成分分析与饮食因素相关性很大,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是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3、NAFLD患者肠道有益菌明显减少,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NAFLD患者可能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调。4、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可能是导致NAFL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