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妇科的常见疾病。目前我国妇女EP发病率不断增高,患病率约为24~25%,其恶变率为1.0%~1.6%。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为31%,高峰年龄为50岁,其恶变及癌前病变率亦高达6.3%。EP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目前普遍认为的机制之一为其发生与体内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失衡及凋亡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凋亡基因Bcl-2,Ki-67在EP的发病机制中越来越受重视。本实验主要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增殖细胞核核相关抗原(Ki-67)与绝经后EP的关系,同时测外周血雌二醇(estrogen,E2)、孕酮(progesterone,P)的水平以观察其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有无关系,借以探索绝经后EP发病的机制。为临床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绝经后患者子宫内膜分为3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息肉旁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采集所有患者外周血,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外周血中E2、P的水平。
子宫内膜息肉组: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和邢台市人民医院妇科2007年-2009年因自然绝经1年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行子宫全切的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或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行宫腔镜检查发现为子宫内膜息肉,并取内膜活检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30例,病人年龄为47~73岁,平均(57.8±9.2)岁,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旁组:息肉旁0.5cm~1.0cm子宫内膜为息肉旁组。对照组:选同期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全切的自然绝经1年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子宫内膜,共30例,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为正常绝经期子宫内膜。病人年龄为49~72岁,平均(58.5±8.4)岁,以上各组妇女的年龄、绝经时间、孕产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绝经后病人,均未接受过激素替代治疗,均未合并恶性病变及其它严重内科合并症。标本取下后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行HE染色,经病理确诊后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织、息肉旁组织及正常绝经期内膜组织中Bcl-2、Ki-67、ER和PR的含量,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外周血E2、P的水平:E2、P在三组患者外周血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ER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息肉旁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0%、84%和82%。ER蛋白在息肉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息肉旁组(P<0.05);PR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息肉旁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90%和87%。PR蛋白在息肉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息肉旁组(P<0.05)。(3)Ki-67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胞浆少量染色,其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息肉旁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20%和17%;Bcl-2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其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组、息肉旁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63%和67%。Bcl-2、Ki-67蛋白在息肉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息肉旁组(P<0.05)。见附表1、2、3。
结论:
1.息肉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外周血E2、P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不是外周血液中雌孕激素水平异常导致的绝经后EP发生。2.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ER的表达处于高表达状态。PR处于低水平、相对缺乏的状态,这使得孕酮抑制组织增殖作用明显减弱,局部组织相对接受了雌激素的持续刺激而呈显著增殖状态,异常增生的组织形成息肉。3.Bcl-2、Ki-67蛋白在息肉组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息肉旁组。因此,我们推测,在子宫内膜局部Bcl-2高表达,导致子宫内膜凋亡抑制程序出现障碍,凋亡减少而形成的局部宫内膜的增生、增殖,出现基因突变,导致了息肉的形成。在子宫内膜局部Ki-67高表达,刺激细胞DNA增殖,导致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局限性增生,进而形成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