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对子宫肌瘤细胞体外生长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nKi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芳香化P450(P450arom)、雌二醇(E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来探讨来曲唑能否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子宫肌瘤细胞,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进行细胞学鉴定。不同浓度(0、6×10-8mol/L、6×10-7mol/L、6×10-6mol/L)来曲唑干预后,分别于24、48、72、96、120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同时为后续研究筛选出有效作用时间点;应用RT-PCR检测各组P450arom和caspase-3 mRNA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上清夜E2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成功培养了人子宫肌瘤细胞,并且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证实。2.空白对照组子宫肌瘤细胞体外生长曲线形态良好,溶剂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来曲唑以剂量-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肌瘤细胞的增殖。作用24h时效果不明显(P>0.05),48h时开始稳步性升高(P<0.05),72h时抑制效应最显著(P<0.01),96h抑制率趋于平稳,药效趋于饱和。因此,在后续的实验中选取72h为研究的有效作用时间点。6×10-8mol/L来曲唑组对肌瘤细胞P450arom和E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在体外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微弱(P>0.05);来曲唑浓度为6×10-7mol/L时,肌瘤细胞P450arom和E2的表达受到显著的抑制,细胞的增殖活力也相应的降低(P<0.05);当浓度达6×10-6mol/L时,P450arom和E2的表达进一步下降,肌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生长曲线接近水平。3.经培养后空白对照组细胞低表达caspase-3 mRNA,未见明显凋亡现象。不同浓度来曲唑作用后,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出现。与对照组相比,6×10-8mol/L来曲唑组细胞凋亡率升高,轻微上调caspase-3 mRNA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浓度的增高,凋亡率逐步上升,caspase-3 mRNA表达逐渐增强(P<0.05)。且6×10-7mol/L组与6×10-6mol/L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1.子宫肌瘤细胞高表达P450arom mRNA,并能利用P450arom合成内源性E2,诱导细胞异常增殖。2.来曲唑能够抑制肌瘤细胞体外增殖活性,且存在着剂量-时间依赖性。3.来曲唑能够能够诱导caspase-3表达,促进肌瘤细胞的凋亡,且随着浓度的增高,作用逐渐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水细胞学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2月~2006年7月有腹水妇科病人共135例,行腹水细胞学检查,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流行病学指标,分析腹
为揭示树木的不同空间配植方案对行人呼吸高度气流的影响,本文将树木视为均匀多孔介质,通过附加源项法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用CFD模拟了H/W=2的典型深街谷几何内4种树木配植情景,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对病人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但肿瘤通过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仍然存在很多疑问。使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91例食管癌组织石蜡
本文通过对社会交换和组织公平理论的回顾,分析了社会交换论对公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并且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模型对组织公平进行了分析、阐释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影响员工
经济的运行会表现出周期性波动过程,在波动的同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本文选取了1978-2017年我国的经济数据,首先对波动周期阶段进行分析,进一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对于粘附分子CD44v6及调亡相关蛋白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很
子痫前期是影响孕产妇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因。主要病理表现为全身小血管痉挛,通过尿钙检测可以对其疾病的发生起到监测作用;同时子痫前期患者由于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导致异常
<正>Miller-Fisher综合征(Miller Fisher syndrome,MF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的三联征包括眼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2],
<正>元素化合物知识既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原理及化学实验的载体,从知识的类别上看,属于事实性知识或陈述性知识[1]。随着课改的不断深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 sflt-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EMs患者48例(病例组),其中Ⅰ~Ⅱ期15例、Ⅲ~Ⅳ期33例,选择同期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