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两部堪称典范的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比较二者的不同,找到同为依照政策描写土改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所呈现出的一些异质因素。而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丁玲的作品中会出现这些异质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丁玲始终坚持对“人”的深切关注,具体到这部小说中,就表现为在再现土地改革波澜壮阔的画面、揭示阶级解放的重要性的同时,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人的权利,将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并重,展示出人的解放的复杂性。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使然,丁玲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所呈现出的对阶级解放和人的解放和谐统一的追求,使这部小说具有更大的解读空间和更深刻的历史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昭示出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并非全面否定《暴风骤雨》这部作品在许多方面的成就,只是出于本文写作的需要,对比《暴风骤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求更加清晰地揭示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所体现出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的异质因素。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丁玲和周立波文学观念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对“五四”新文学传统和延安文学传统的取舍。《暴风骤雨》充分体现了“为政治服务”、追求“阶级解放”的延安文艺传统,呈现出一种明确的欲纳入战时主流政治文化体制的理性自觉。而丁玲则艰难的徘徊在两种文学传统之间,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展示阶级解放的同时,仍体现出一种对人的解放的不懈追求。第二章对两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宗法社会做了具体分析,以求展示出《太阳在照在桑干河上》这部作品中,丁玲在冷静地揭示真实世界、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原貌的同时,还创作性地提出了“翻心”这一概念,这构成了作品与同时期其它土改小说的迥异之处,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阶级解放的复杂性,进而体现出人的解放的艰难。第三章揭示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相比以《暴风骤雨》为典型的土改小说最大的异质因素,就是对阶级解放和人的解放和谐统一的不懈追求。对“人”的关注是丁玲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这一思想与阶级解放的主潮融合在一起,构成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