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tRNase Z是一种能够催化tRNA前体形成成熟的3’末端的tRNA的核酸内切酶,通过去除tRNA前体3’末端非编码CCA3’端多余序列来完成。tRNase Z属于金属-β-内酰胺酶超家族,第一个tRNase Z的基因在2002年被克隆,随后,tRNaseZ家族也不断的被人们所认识。人类tRNase Z基因ELAC2的突变会提高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本实验尝试运用裂殖酵母模式生物对人前列腺癌易感基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RNase Z是一种能够催化tRNA前体形成成熟的3’末端的tRNA的核酸内切酶,通过去除tRNA前体3’末端非编码CCA3’端多余序列来完成。tRNase Z属于金属-β-内酰胺酶超家族,第一个tRNase Z的基因在2002年被克隆,随后,tRNaseZ家族也不断的被人们所认识。人类tRNase Z基因ELAC2的突变会提高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本实验尝试运用裂殖酵母模式生物对人前列腺癌易感基因ELAC2的进化和功能方面进行研究。 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 spombe中含有两种tRNase Z基因:Sptrz1+(SPAC1D4.10)和Sptrz2+(SPBC3D6.03c),它们编码的蛋白分别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本课题组已经证实两种tRNase Z都是必需基因。本实验主要是对与Sptrz1+和Sptrz2+有相互作用的基因进行筛选和确定。在真核生物中,对粟酒裂殖酵母进行遗传操作的简便性仅次于芽殖酵母,这使得其成为进行细胞周期调控、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DNA修复和重组研究的模式生物。 本实验室已经构建了在37℃表现致死表型的Sptrz1+的温度敏感型菌株yZZTS1(N408K,Y571L,D702G)和Sptrz2+的温度敏感型菌株YGW1(A623V)来进行基因相互作用研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对相关的人类癌症的了解提供一定的帮助。Sptrz1+的温度敏感型菌株yZZTS1可以被人ELAC2和芽殖酵母ScTrz1互补抑制37℃致死表型,表现了它们的功能保守型。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在37℃情况下,本该致死的trzl的温度敏感型突变菌株发生自发回复突变,有极少量能回复到野生型的表型,经实验确定,回复突变率大约为9.4×10-5。裂殖酵母trz1温度敏感突变菌株yZZTS1的回复突变菌株,可以抑制温敏型菌株37℃致死表型,为了探究是何种原因引起了这一回复表型,我们对该菌株的trz1基因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进行了鉴定,证明没有发生突变后,我们对回复突变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覆盖率为100%,覆盖深度65.9。我们将trz1温度敏感菌株的回复突变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与NCBI Spombe972h-基因组对比之后,得到20个有义点突变,共18个基因发生突变,我们对其中6个感兴趣的基因做了鉴定和救活实验但是最终没有救活温度敏感菌株。 本实验发现sptrz2+在高表达的情况下,会令野生型酵母细胞有致死毒性。为了探究体内是否存在功能上与SpTrz2p有互补作用的蛋白,我们尝试从粟酒裂殖酵母的cDNA文库SPLE-1(含有cDNA基因adh酒精启动子和actin终止子,含有6×105克隆,67%装载了lkb或者更多的插入序列)中筛选Sptrz2+高表达致死表型的高拷贝抑制基因的遗传学研究方法,从而筛选得到与Sptrz2+相互作用的基因。 本实验共得到8个可以救活Sptrz2+高表达致死菌株的文库质粒。但是经测序发现其中7个质粒同时含有pREP4x和SPLE-1质粒部分,经测序发现,这2个质粒发生了融合,并且Sptrz2+被替换成nmt1基因。
其他文献
本文对平板层流边界层下的扰动发展演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模型为三元回流风洞的自由来流背景环境下的平板边界层,平板前缘为椭圆形,流场采用二维平行流假设。实验以自由来流背景中的多频率扰动作为外部扰动源,分析中对扰动波采用空间模式的正则模形式表达。实验中采用热线测量手段,使用单丝热线探针测量边界层流场的流向速度信号,共测量了流向140mm到440mm的流场区域,每个流向位置处沿边界层法向在边界层内测量各
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系统之一(从甲骨文至今约有4000年历史),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大陆目前使用的简化字产生于20世纪。本文旨在分析现行汉字系统——繁体汉字和简化汉字的影响,主要研究在简化字作为规范汉字的地区繁体汉字的流布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相反的情况。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世界范围内汉语扩散的总体情况、在汉语区繁体汉字和简化汉字的使用情况,特别是海外汉语区繁简汉字的使用及其原
太赫兹波(THz)是指频率在0.1-10THz之间的电磁波。它如可见光、X射线等辐射一样可作为成像光源,由于THz波具有被水强烈吸收,并能透过可见光所不能透过的材料(布料、纸张等)独特的性质,使得THz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安全检测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连续THz成像系统具有了成本低、结构简单、成像快速等优点,因此这种成像系统在诸多应用领域中彰显出其实用性。 本文主要
太赫兹(THz)波具有良好的透视性、安全性和较高的光谱分辨力,近十年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信息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电子学和光学方法可以有效的产生相干THz波辐射,而基于光学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的差频办法可以获得室温运转、宽调谐、高功率、低成本和结构紧凑的相干THz源。而常用的晶体的二阶非线性差频系数都很小,使得差频转换效率很低,而非对称量子阱的二阶非线性系数很大,量级一
慢光产生可以解决全光通信网中最重要的光交换和光缓存问题。追求光波在介质中传输的极慢速度已成为信息光学领域十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诸多慢光产生技术中,光纤中的慢光因具有相对时间延迟量大、与现有光纤器件兼容的明显优势,近年来更是引起了极大关注。本论文主要针对基于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和光参量放大的慢光产生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介绍了慢光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和各种技术方案,分析了各
随着超短超强激光技术的发展,团簇与超短超强激光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介于原子分子与固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形态,原子和分子团簇的特殊性质使得激光能量能够非常有效的转化到离子与电子中,导致一些奇特的现象如高价态、高能量离子以及强X射线的产生等,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数值模拟一直是研究强激光与团簇相互作用的常用工具之一,但限于计算规模的限制,普通的计算机无法满足对大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1][2]自从投入运行以来,一直是应用范围最广,用户数最多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近些年来,随着GPS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研究者已经不再满足于GPS系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GPS技术在航空航天,导弹制导等军用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在这些高动态的应用环境中,很多低、中动态的GPS技术已经
图论和组合数学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计算机中的算法和生物结构以及其他学科问题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一个图的结构性质也显得更加重要了 2-Structures理论和图的模块分解理论是在自然科学与数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它们在求解图的最优化问题中、算法图论、计算机科学、生物数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图的2-Structures理论是研究图的分解理论的框架和基础,如
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高动态情况下,GPS接收机和卫星之间的高速相对运动将在信号载频上引起很大的多普勒频移及变化率,从而使应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传统GPS捕获和跟踪方法不再适用。本文以高动态环境下的GPS导航定位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信号特点以及处理方法,为进一步扩展GPS导航在高动态环境下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论文首先简要综述了GPS接收机的发展及捕获跟踪算法的研究现
光作为一种基本粒子,具有能量,动量以及角动量,同时作为一种电磁波,又具有振幅,位相,频率以及群速度。本文基于畴反转铌酸锂晶体的电光效应对偏振光的振幅,偏振和位相等参量进行调控。所采用的理论为偏振耦合模理论。 关于利用光学超晶格中的电光效应对振幅调控的研究中,提出了两种光电器件,分别是Solc型平顶滤波器和平顶式电光开关;通过施加稍高的电场,可将窄带型的滤波波谱优化为平顶式的波谱,与以往的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