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治道及其现代价值新论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老之学作为道家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我国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黄老之学以老子哲学为中心,但在政治实践上创造性地发挥了老子的道论,形成了其独特的“治道”。黄老治道以其理论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国家管理和政治实践提供系统的指导思想。本文在对黄老之学的基本文献如出土文献《黄帝四经》、《伊尹·九主》,传世文献《管子》、《慎子》、《庄子》外篇、《尹文子》、《鹖冠子》、《文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黄老治道的主要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提炼,尤其对过去从思想上关注不够的文献如《伊尹·九主》、《尹文子》、《慎子》、《鹃冠子》、《文子》等加以重视,并将黄老思想和我国当代政治问题联系起来,不仅发掘出黄老治道中的自由、科学、民主、公正、法治等思想,而且结合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演化,对当代政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就政治制度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意见。本文将黄老治道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无为而治、因循时变、形名、刑德四个方面。黄老无为治国理念,在继承老庄无为政治思想的基础上,综合儒家以仁德为本、以礼仪为纲的治国思想,以及法家法、术、势相统一的治国理论,由此表现出更大的可行性、操作性和积极性;黄老因循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顺应人情风俗两个方面,这不仅仅是对自身修养的要求,更是对君主治国治民的期望;时变思想不仅包括一年政事随季节变化的“顺时立政”思想,还有主张因时代变化而及时变法、反对僵化保守的含义;形名思想包括“形名相应”的政治形名思想和“正形名”、“定名分”的正名思想,是黄老学派“道生法”理论在治国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刑德思想把阴阳与刑德结合起来,主张刑德兼施、先德后刑,为黄老的政治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根据。黄老治道蕴含精深之理,显示出强烈的现代性,特别是面对当今中国新一轮改革全面推进的时候,其所包含的政治智慧更加引人注目。黄老无为思想的本质是“天下为公”和“以法治国”,这对推动我国政治的开放性和科学民主立法、司法改革具有参考价值。黄老之学中丰富的因循时变思想是在一个渐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变化的依据主要是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因循“道”、“理”的原则性与具体实践的灵活性相结合,使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与当前执政党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与时俱进、不断改革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相似性。黄老学派的形名思想对孔子的“正名”论与老子的“无名”论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以形正名、形名法定、循名责实、官不兼事等观点对克服党政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等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刑德”作为黄老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本质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服务与规范的关系,凡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就是德,对破坏经济、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打击就是刑。联系当今,在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黄老刑德思想对当代发展民生、厉行法治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既发黄老治道之幽微,更思其于现代社会之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试为解决当今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一流的性能、二流的外观、三流的价格”常被认为是对我国许多企业产品的写照。而民族文化复兴要求中国工业设计尽早走出一条有独特风格的设计道路,传统理论在研究工业产品应
“读伤寒论随笔”一文,是我省已故著名老中医王聘贤先生遗著,杨越明同志收集整理。王先生系贵州兴义人,长居贵阳市,生于1892年,卒于1964年.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法律系。据王先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UC模型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为选择更符合人类UC特点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观察两种UC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初步探讨"肺
颗粒粒度的测定已成为现代测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介绍了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分析法、电感应法等传统颗粒粒度测量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并着重介绍了光散射法、质谱法、基于
<正> 《阴证略例》一书,系元代医家王好古所著。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人。先与李杲学医于张元素,后复从李杲学医,尽得其传。生平著述颇多,计有:《阴证略例》、《此
随着全球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为社会所关注。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从紫金矿业污染汀江,到中海油、中金岭南、升华拜克、北矿磁材
2012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交易额达到了3.8万亿,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电子商务的8.1万亿。在互联网细分行业成长性中,第三方支付行业排名第一。第三方支付行业已
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查明事实的关键,对于案件的公正审判起着重要的作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证据制度的规则之一,对于规范刑事侦查人员合法取证和案件的实体公正提供有力
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说,艺术美感体验的发生过程,就是主体对人生存在意义的认识(领会与直觉)过程和由此而引起的情感体验过程;从审美客体的角度来说,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又是"
17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艺术经历风格上的集聚转变,在漫长的音乐发展史上可称之为一个伟大的时代,特别是宗教声乐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直到现在,巴洛克时期的宗教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