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纳米氢氧化铝佐剂,吸附抗淋病PorB、LTB-PorB重组蛋白疫苗,通过鼻饲途径免疫雌性BALB/c小鼠,分析其免疫活性,探讨纳米氢氧化铝佐剂能否辅佐蛋白疫苗诱导产生更有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尤其是高效的黏膜免疫,为寻找经黏膜途径感染病原体的疫苗递送载体进行有益探索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颗粒,检测其粒径大小并进行透射电镜测定,同时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以评价其作为疫苗载体的安全性;2.将课题组已构建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LTB、pET-30a/porB和pET-30a/LTB-PorB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鉴定后大量制备并纯化;3.吸附试验比较纳米氢氧化铝和常规铝佐剂吸附重组蛋白后的稳定性; 4.纳米氢氧化铝颗粒吸附重组疫苗蛋白,鼻饲途径免疫雌性BALB/c小鼠,检测重组蛋白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1.采用微乳液法成功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铝颗粒,经检测其粒径分布范围为100-200nm,峰值为148.12nm。经细胞及动物毒性试验分析,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铝颗粒符合本次试验的要求;2.纳米氢氧化铝(Nano)分别吸附的PorB(Nano-P)和LTB-PorB(Nano-L-P)重组蛋白通过鼻饲途径免疫雌性BALB/c小鼠,其血清特异性IgG和生殖道黏膜特异性sIgA水平随免疫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第3次免疫后(第6w) IgG A450值分别为0.724±0.076,0.854±0.146,明显高于PBS组、Nano组、LTB组、PorB组、LTB-PorB组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6周生殖道灌洗液sIgA450值分别为0.487±0.052,0.673±0.122,明显高于其他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Nano-P组和Nano-L-P组脾淋巴细胞诱生的IL-4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 IFN-γ水平与其他五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与其他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ano-P和Nano-L-P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2a比IgG1比值均小于1,提示纳米氢氧化铝吸附重组蛋白以诱导Th2型体液免疫应答为主。结论:1.纳米氢氧化铝作为疫苗递送载体,通过鼻饲途径免疫小鼠,能促进PorB和LTB-PorB重组蛋白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尤其是生殖道的黏膜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