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碧海环绕、青山叠翠、气候宜人造就了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厦门。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的是海上花园鼓浪屿,其独具风韵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构成了国家级(5A)风景名胜区的“鼓浪洞天”景区。由于近代帝国列强殖民,在这个面积仅有1.88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形成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以“历史风貌建筑博物馆”著称的小洋楼,构成了鼓浪屿特色的人文景观资源。另一方面,海洋的鬼斧神工塑造了鼓浪屿独特的、绮丽多姿的滨海自然景观,成为鼓浪屿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伴随着环鼓路的进一步贯通,鼓浪屿滨海景观成为游客休闲、观光、驻足游憩的最佳去处。根据厦门市城市规划,鼓浪屿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鼓浪屿景区性质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以及旅游度假的岛屿。因此,近几年鼓浪屿景区的商业化正在以空前的速度蔓延着,度假旅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餐饮酒店、各色小商店等大幅增加,并且伴随着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景区游客量也大幅攀升。因此,本文正是在鼓浪屿景区的开发以及商业化的背景下,以滨海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为依据,对鼓浪屿滨海景观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其自然、地理、人文、空间环境等因素出发,运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深入分析鼓浪屿滨海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现状以及滨海景观设计的形式,提出鼓浪屿滨海景观所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滨海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出鼓浪屿环鼓路滨海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绪论。简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滨海景观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相关概念。第二,介绍鼓浪屿滨海景观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以及园林文化背景,阐述其发展的历程,并进行小结。第三,从自然、地理、人文、空间环境出发,介绍鼓浪屿滨海景观的总体概况,深入分析其现有景观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并以轮渡钢琴码头滨海景观为典型案例进行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以点带面、深入的解读鼓浪屿滨海景观设计的形式与内容,最后对该部分做出小结。第四,在第一、二、三章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鼓浪屿滨海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反思,并提出鼓浪屿滨海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