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已有理论及研究发现同伴依恋与共情能力作为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几年作为研究热点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亲社会行为也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关于同伴依恋与共情能力如何共同影响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还需要深入研究。同伴依恋是指青少年与同龄同伴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的亲密体验以及互相支持互相温暖的关系,亲社会行为是给他人带来好处并能能促进交往双方甚至是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行为。本研究探讨了共情能力在同伴依恋和亲社会行为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对三者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期为初中生的交往与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使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中的同伴依恋分量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880名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4所学校的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第一,初中生同伴依恋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年级、户口所在地方面差异显著。第二,初中生共情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共情关注与共情总分维度在年级上差异显著。第三,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亲社会行为在户口所在地方面差异显著,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维度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第四,初中生同伴依恋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共情能力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同伴依恋正向预测共情能力。第五,同伴依恋部分通过共情能力影响亲社会行为,共情能力为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部分中介变量。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教育启示:第一,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同伴疏离现象的发生促进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父母与老师应善于发现和了解青少年的团体特点与情绪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初中生同伴依恋水平。第二,帮助初中生发现自己潜在的共情能力,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心意,促进学生的共情能力发展。第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共情等情感教育内容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从多方面适时引导,避免学生无法有效形成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