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惠及所有公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提升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这不仅丰富了乡镇居民群众性文化活动,还增强了乡镇居民在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善治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满足乡镇居民公共文化需求”为目标的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方向性和可测性等原则,本文建立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测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3个一级指标。而后,本文以长沙县为例,展开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实地测评,对227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结果显示长沙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并不高,加权得分为2.62分,其中“服务效果”这一指标的加权得分最低,且仅有“服务过程”高于整体平均分数2.67分。在相关系数矩阵里,此次调查呈现出两个现象:一是文化站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越高,群众参加文化站活动的感受越好;另一个是群众即便获取了文化站活动信息,也对各项活动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经费投入和数字文化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长沙县文化站仍面临公共文化服务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过程僵化和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长沙县文化站服务效能不高的原因是自上而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弊端、公共文化服务法制不健全、群众需求表达渠道不通畅。以点带面,我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策略应包含这三方面:一是分别从县政府、乡镇政府的职责出发,基层政府通过相关公共政策的完善与优化以促进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二是塑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主要包括建立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充分利用文化站基础设施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等;三是通过提高乡镇群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鼓励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参与来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