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情,简单地解释就是民众的意愿,是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我国历史上的执政者已经开始关注舆情,并把“执政需得民心”作为一条基本执政经验。我们党历来重视舆情,关注社情民意,认真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特别是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变与发展呈现新特点、新趋势,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敏感度越来越高,“燃点”很低,由偶然因素引发社会舆论、社会情绪发酵的现象有增多趋势,网络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给执政者应对网络舆情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如果依然将互联网视作洪水猛兽,视网络问题为畏途,无疑就会将虚拟社会的主导权拱手让出,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在现实社会中的执政能力,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网络传播监管不断规范。但是,应对网络舆情毕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考验,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在思想准备、知识准备、技术准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水平。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在新媒体主导下的舆论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变与发展呈现新特点、新趋势,给执政者开展工作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现实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多都有着网上网下互动的背景。网络舆情对对执政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执政者来说,既有善用网络舆情的成功经验,也有忽视网络舆情、应对无方的惨痛教训。网络舆情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紧迫,对在执政推动中全局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总结执政经验、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深化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深入分析网络舆情为执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执政者善待善用善管网络舆情提出意见建议。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践调研法,首先从网络舆情的概念着手,系统分析了网络舆情的迅捷性、开放性、互动性、差异性、落地性五种特性;影响网络舆情的因素主要有现实社会环境、网络社会环境和媒体信息环境;网络舆情的展现途径主要有网络新闻与跟帖、(微)博客、网络社区、手机媒体、网上调查与签名五种途径。其次分析了网络舆情对执政的影响,网络舆情为提高执政能力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机遇主要表现为网络舆情成为重要的执政“新资源”,网络舆情提供了沟通社情民意的“新通道”,网络舆情开辟了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阵地”,网络舆情搭建了优化执政方式的“新平台”。挑战主要表现为执政者面对网络舆情的不适应,执政者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亟待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加强互联网的建设管理运用,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提高执政者善待、善用、善管网络舆情的素养;健全完善执政者应对网络舆情的体制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执政者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理论上对网络舆情的相关观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上在借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研究案例,生动形象了阐述了我国政府执政在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对执政者在了解、控制、利用网络舆情,防止相关事件的发生安全执政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