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脂肪酸组成分析热带东太平洋中上层鲨鱼营养生态位分化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鲨鱼生活史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于脂质代谢。肝脏是鲨鱼储存脂质的最主要器官,其储存的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为主要能量来源。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脂质是鲨鱼脂质积累的外源性途径,而肝脏内合成脂质是脂质积累的内源性途径。鲨鱼体内脂质的储存和代谢途径较硬骨鱼类,具有特异性,鲨鱼血液中游离脂肪酸与脂蛋白结合运输;将脂质储存在肝脏内;肝外组织脂肪酸氧化有限,更依赖于酮体的代谢产能,这些特征均与硬骨鱼类的脂质代谢途径相异。繁殖过程中,鲨鱼通过脂质以卵黄的形式为后代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此外,肝脏和肌肉内的脂肪酸组成可用于分析鲨鱼的摄食信息。脂肪酸组成分析是近年来在生态学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方法,可用于区分种间资源利用模式差异、确定生态位分化模式及探究种内个体发育过程中摄食变化和栖息地利用转变,具体展开:(1)物种对食物资源利用方式的差异,即营养生态位分化是物种共存的先决条件之一,对种间营养生态位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同域分布物种的共存机制。脂肪酸组成可反映生物较长时间尺度的摄食信息,对探讨物种间营养生态位分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本研究分析了5种同域共存大洋性中上层鲨鱼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大眼长尾鲨(Alopias superciliosus)、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浅海长尾鲨(A.pelagicus)和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的肝脏、血浆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5种鲨鱼种间、种内和组织间存在复杂的差异。基于多变量分析和混合模型的肌肉脂肪酸组成,P.glauca和C.falciformis脂肪酸生态位宽度最大,表明摄食选择或栖息地利用多样,而A.pelagicus和A.superciliosus脂肪酸营养生态位宽度较窄,反映食性特化。脂肪酸营养生态位重叠显示,C.falciformis和S.zygaena之间存在强烈的资源竞争,而P.glauca与其他鲨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摄食隔离。依据血浆脂肪酸分析得出的摄食信息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血浆脂肪酸周转率较高。然而,肝脏脂肪酸存在难以解释的较高变异性,表明对其营养生态位指标的分析不可靠。多组织方法揭示了热带同域共存鲨鱼种间潜在竞争及相互作用模式,揭示个体发育营养生态位分化是决定热带中上层鲨鱼共存的主要因素。当使用脂肪酸分析来评估营养生态位时,增加了对组织间差异和最优分析方法的理解。(2)热带东太平洋主要栖息有8种大型中上层鲨鱼大青鲨(P.glauca)、大眼长尾鲨(A.superciliosus)、镰状真鲨(C.falciformis)、长鳍真鲨(C.longimanus)、浅海长尾鲨(A.pelagicus)、尖吻鲭鲨(Isurus oxyrinchus)、路氏双髻鲨(S.lewini)和锤头双髻鲨(S.zygaena),通过比较其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种间食性差异、营养关系及营养生态位分化。结果表明,I.oxyrinchus营养级相对较高,P.glauca相对较低。3种鼠鲨与5种真鲨存在食性差异或栖息地隔离,A.superciliosus与A.pelagicus营养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存在激烈的资源竞争。P.glauca与C.falciformis生态位宽度较大,表征其对环境的可塑性较强;I.oxyrinchus和S.lewini生态位宽度较小,表现为其食性的特化。(3)镰状真鲨(C.falciformis)占据海洋食物网的顶端,对食物网结构起调控作用,由于其全球资源被过度捕捞,已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名录。本研究首次利用脂肪酸组成分析探究热带东太平洋海域镰状真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摄食变化和栖息地利用差异。不同个体的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标志物用于分析镰状真鲨摄食信息,未成熟个体靠近近岸浅水区摄食,而成熟个体偏好近海或远洋摄食哺乳动物且具有底栖甲壳类动物食性。雌鲨由于繁殖的需求和较大浮力的供应,常栖息于近海中上层水域。镰状真鲨为“机会主义”捕食者,摄食偏好取决于猎物的可获得性,因此个体发育过程中营养级变化不显著。通过以上研究,显示了脂肪酸组成分析在鲨鱼摄食生态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对分析大洋性鲨鱼种间营养生态位分化、同域共存机制及种内摄食及栖息地差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揭示鲨鱼物种进化过程,了解其生活史,制定有效的物种资源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拖网是一种依靠渔船拖曳的过滤性渔具,将目标渔获物拖捕入网,实现瞄准捕捞的目的作业方式。拖网系统是由拖网及其属具组成,其中,网板是拖网系统中重要的渔具构件,主要作用有增加网口水平扩张及驱赶鱼群入网。网板在拖网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阻力约占拖网系统阻力的30%,无形之中增加了拖网作业的经济成本。发展高效、低碳、节能型渔具渔法是新时代下渔具发展优化的方向。网板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网板水动力特性、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
学位
报纸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海域之中蕴藏丰富的渔业资源。据估算,北部湾现存资源量为16.9×10~4 t,鱼类多达244种,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渔场和南海北部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海域之一。其中带鱼(Trichiurus haumela)是该海域主要优势种和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南海最重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具有重要经济地位。评估带鱼的种群参数及资源状况、了解其资源密度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其空间聚散的变化特征,是确
学位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南北跨度大,在赤道海域可向西延伸至140°W左右,是我国主要捕获的经济头足类之一。东太平洋海域广阔,初级生产力高,占整个太平洋海域面积的22~23%。东太平洋海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不同尺度下的海洋学特征(如中尺度涡旋、西边界沿岸上升流、热带不稳定波等)对浮游生物与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具有较大影响,进而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物种的分布特征。为此
学位
剑鱼(Xiphias gladi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三大洋的顶级掠食者,也是中国远洋渔业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的主要兼捕渔获物。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是表达鱼类种群状况的关键统计指标,准确可靠的CPUE在印度洋剑鱼资源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许多以往的CPUE研究表明了CPUE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标准化,如:资源丰度、捕捞效
学位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不断上升,愈发受到关注,国家先后提出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等发展理念,露天矿山永久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以中材株洲马家桥矿区永久边坡为例进行系统性生态修复研究,采用了厚层基材喷播、客土喷播和藤本植物复绿多种生态修复工艺进行植被恢复,建立截排水及养护系统,加强植被与边坡监测,达到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生态修复效果。研究可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期刊
东海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渔场所在地,但是近年来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导致渔业资源发生很大的衰退。虽然通过伏季休渔制度,我国东海区的渔业资源得到了一定地养护,但休渔期的设置一直在调整和探索中,尚未体现出休渔制度的最大价值。休渔期制度对于渔业资源的养护作用研究也比较少,效果尚难明确。基于此,为了对东海渔业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与保护,探讨休渔期设置对于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养护作用。本
学位
沉积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氮、磷等营养盐的重要“源”和“汇”,在平衡上覆水营养盐浓度和营养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氮是海洋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其含量和比例的改变会成为浮游植物和藻类的群落结构及生长的限制因子。据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溶解无机氮(DIN)成为渤海海域的主要超标物质之一,而黄渤海海域海水中的DIN主要来源于沉积物。沉积物中氮的赋存形态不同在氮循环中所
学位
剑鱼(Xiphias gladius)隶属于剑鱼亚目,剑鱼科,剑鱼属于大洋性中上层高度洄游型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热带和温带中上层海域,剑鱼分别是金枪鱼延绳钓和浅层延绳钓的主要兼捕对象和主要捕捞对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其养护管理受到全球性渔业管理组织的重点关注,通过深入研究其资源现状及合理的管理策略,为其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支持。本文根据北太平洋金枪鱼与类金枪鱼国际科学委员会(ISC
学位
<正>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人开始关注城市环境,而园林绿化施工作为当前城市发展中最为主要的生态环境调节措施,受到了很多学者及从业人员的关注。现阶段,园林绿化施工中所使用的植物种类非常多,而在众多园林绿化植被当中,乔木种植又是现阶段园林绿化中使用数量较多的植被类型之一。乔木的种类丰富多样,不同类型的乔木也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为此,园林绿化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不同乔木的种植要求,保证其正常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