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期权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后发展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起源,80年代得到高科技公司认可,90年代飞速发展,同时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广泛流行。由于其成本优势和激励成效,股票期权为经济发达国家实现生产增长、股市繁荣和技术创新作出重要贡献。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此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股票期权,该制度广受关注。而股票期权会计则是股票期权的核心内容,只有合理规范的股票期权会计才能保证股票期权的健康发展,才能让其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我国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了规范,但是具体环节还存在争议和问题有待研究。基于这种考虑,笔者尝试从股票期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及税收方面进行研究,在结合SFAS123r、IFRS2r及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试图对新准则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介绍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对经理人股票期权形成直观详细的了解,掌握其经济实质。第三部分对股票期权会计制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着重分析了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个准则:APBNo.25、SFAS No.123和SFAS No.123r,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IFRS2,介绍其核心观点及评价。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总结了会计确认的理论依据,同时主要分析了股票期权确认的两个问题:股票期权的价值以及确认的时间问题。第五部分主要分析股票期权会计计量问题,在对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作出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方法、股票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日的选择及股票期权费用的摊销和分配问题。第六部分主要分析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在对财务报告(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基本理论,对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的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七部分在介绍新会计准则出台前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会计处理、会计计量、会计披露及税收征收方面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第八部分主要针对第六章提出的问题,相应地提出完善建议,着重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制度和股票期权税收征收政策提出改进建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