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运动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由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投等基本身体活动行为发展演化而来。它以其速度、耐力、力量的对抗与竞争在世界竞技舞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不断的向世人证明人类潜能发展的无限性。同时,它作为各体育项目的发展基础,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各类院校始终将田径课作为核心课程进行开设。然而,随着体育新思想、新项目的不断涌现,以及普通高校体育选课制度的全面推广使得田径课教学逐渐由强势转为弱势并朝向边缘化发展,甚至部分高校已取消田径课。针对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现象来纵观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尽人意,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将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①。为此,在当今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田径课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河南省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如何?影响河南省田径课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针对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这一系列问题仍是体育界各专家、学者值得关注与商榷的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学方法以及逻辑方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教学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十所普通高校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仅有三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正常开设田径课,但开设效果不容乐观,而未开设田径课的院校大部分将田径课程束之高阁,在河南省十所高等院校师资结构配备较为合理的条件下田径课教学的开展却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为此,对影响河南省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开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调查与剖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忽略了基础田径课程的开设,同时,校园田径文化缺失,学校田径俱乐部建立不完善,缺乏长效机制。(2)教学受竞技教学因素限制较大,田径教材内容、结构比较陈旧且具有浓重的竞技色彩,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考核评价不合理,“教测分离”理念不清晰。(3)教师的理论实践能力偏低,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承担较多的体育教学项目,因负担过重致使部分体育教师对待教学的责任感不强,教学质量降低。(4)选课制赋予了学生最大的选课自由权,由于学生对田径运动价值与田径教学的认知较为片面,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动机明显趋向于偏休闲、舒适且运动强度较小的体育项目,这对田径课教学造成较大冲击。(5)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场地、设施等教学资源正在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器材开发相对滞后,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6)除以上各影响因素外,社会媒体效应、家庭教育等外界因素对田径教学的开展也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比重较小。基于以上对调查中出现问题的全面系统分析,对田径课教学的开展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首先,高校应以“基础课或必修课”形式开设田径课教学,保证教学的课时量;其次,优化田径教材、增加项目健身性、趣味性,适当增加田径健身理论课程;第三,构建多元化的田径教学评价体系;第四,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第五,加大教学资源经费投入力度,促进田径课外活动与田径运动文化的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