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乡土”与乡土的“书写”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YFACYF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虚构文学以其“田野调查”的真实性,强烈的主体批判姿态以及鲜明的问题意识力图将漂浮在虚构天空的文学重新拉回地面,以修正我们对于社会、底层形成的预设态度、思维定势和种种流行的印象和偏见,力图以“在地”的方式重新触摸鲜活的生命。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乡土书写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和挑战。判断她非虚构文学的创作意义和面临的困境,必须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评判,即:乡土文学发展百年之后,乡村图景究竟发生了什么样“质”的变化以及作者是以何种文学性的方式来展开书写的。从书写的“乡土”方面来看,梁鸿既以整体的比较视野审视乡土在“现代价值”和“都市范本”的理念参照下遭遇的现实困境。又突入内部通过细节呈现乡土繁荣背后的荒芜和无根状态,更将乡土的范围从农村延长向城中村,在“隔绝”和“再隔绝”中反思乡土社会的价值理念和文化渊源。对于乡民,作者以乡民和“乡土/城市”的关系为基点,力图改变知识分子代言的方式而让农民自己说话,展现他们建构主体性的努力和被规约的困境,解放被固化的“农民”形象。在乡土价值方面,作者一反启蒙者居高临下的批判视角,力图从“是什么”走向“为什么”,在“愚昧”和“迷信”的固化标签背后研究他们的心理现实,以及这种现实究竟有何种合理性意义,在吊诡的价值悖论中探讨乡民“丰富的痛苦”和无法调和的矛盾心态。在乡土的“书写”方面,梁鸿以梁庄女儿而非外来者的角色切入,以“理解之同情”的态度透视乡土中国文化生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离真相更近也离真相更远。作者以复调叙述提炼原生态的“乡民话语”,在相互诘辩中展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和遭遇的文明冲突。然而主体介入姿态过于明显,使得作者在话语的控制和阐释中消解了复调的多样性。作者以问题分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穿透力,然而太过清晰的划分又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事物的丰富性和不可通约性。更重要的是,梁鸿将小说、诗歌、书信甚至是文献报告杂糅进文本,一方面突破了正统的“小说”的创作边界,但是她对不同文体之间意义、功能、审美效应之间的摩擦和抵牾却并不重视,因此使得非虚构文学的创作陷入了“严谨”和“美感”的双重尴尬。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热故障识别在保证电网安全高效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外成像技术具有非接触、远距离、不停机工作的特点,可实现在不接触变电站设备的情况下,根据设备表面温度分布情况,识别出温度异常区域,在非停电状态下识别设备热故障。本文主要对实现基于红外成像技术识别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热故障过程进行以下研究:对变电站内部电气设备进行红外图像
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各类交通事故,减少道路拥挤造成的能源消耗,自动驾驶汽车已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决策控制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共性技术,主要负责对环境信息理解和推理以做出合理驾驶行为和生成可行域内最优轨迹,最后控制车辆执行机构执行相应动作。本文对自动驾驶车辆行为决策、运动规划和控制执行算法分别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实车试验验证建立的决策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自动驾驶车
浅析了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技术路线,并对公司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路线分析及其战略进行了简介。重点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电动机中关键零部件——电动机轴的内花键加工工艺与检
微电极具有常规电极无法比拟的优良的电化学特性.它包括单微电极和微电极阵列,其中单微电极的整体尺寸小,可用于微区分析研究.目前微盘电极的工艺改善目标主要包括:电极整体尺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