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本研究在层层廓清“社会形态演进动力”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动力论的建构背景及其思想渊源,概括出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时代精神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动力论造成的潜在影响。在这个基础上,运用解释学和新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提炼出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动力论是由生产力主导的“结构性动力”和由主体实践主导的“主体性动力”两种动力形式构成。社会形态演进的“结构性动力”是马克思在进化论以及历史主义等思想影响下,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推动社会形态演进的动力描叙。但在“结构性动力”推动下,实践主体无意间被裹挟在宏大的历史演进洪流之中,呈现出一种失语和遮蔽状态,从而使社会历史演进变成一种无主体的机械过程;社会形态演进的“主体性动力”则是把主体能动性看做推动社会历史演进的力量,在主体实践作用下,社会历史形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断演进。在阶级社会中,这种推动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的“主体性动力”表现为阶级斗争。“结构性动力”和“主体性动力”之间存在一种自由与“定在”、能动与规律以及隐性与显性为表征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时代精神之间悖结之反映,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彼此矛盾的外在体现。张力的存在导致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无休止论争。这些论争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决定论”和“主体论”两个倾向。前者以科学主义姿态把社会历史发展看作是一种由生产力推动的客观规律性过程;后者重视对马克思思想中的辩证因素的挖掘,从而间接认定社会历史变迁的动力来自于主体能动性。本研究在分析这种张力产生的根源及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参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的认识分歧,以期建构一种“新主体论”基础上的社会形态演进动力论。即从实践主体出发,在马克思人性论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主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马克思的人性论分析,认为在人类“体验”欲求的推动下,在“生活世界”的母体上,复杂的“人性束”通过“强化”或“学习”的实践机制,实现了从静态人性到动态社会形态的演化,从而实现个体人性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重构。这种重构是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的“结构性动力”和“主体性动力”二元动力论张力的弥合,力图打造的是社会形态演进动力论的3.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