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知识者情怀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的中国发生着从农业的、传统的、封闭性的社会向工业的、现代的、开放性的社会的转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行动方式与价值体系随之发生变化,社会现实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以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对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进行着持续的关注,曹征路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因其小说《那儿》和《问苍茫》分别对下岗工人与农民工这两个群体被压迫和被欺骗的底层化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描写,曹征路被文学批评家们称为“底层作家”。但其实,无论是《那儿》,还是《问苍茫》,它们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关注了“底层”,更在于将人物的命运与宏大的社会转型的问题联系起来讨论,这也是曹征路整体创作的共同关怀。以90年代初期进入深圳特区为分界线,曹征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社会转型分为两个时期。九十年代之前,改革大潮兴起,社会层面的思想观念却还未完全开化,小说中的人物产生了“现代人”的迷惘;九十年代起,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社会成员的行动开始以经济利益为主导。曹征路以知识分子的视野观察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并在创作中对转型中的社会进行思考。本文的写作试图突破“底层叙事”的限制,重新回到曹征路的创作理路中,检视被社会的转型所裹挟的曹征路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当然,反思“底层叙事”不是要将它与“社会转型叙事”割裂开来,而是与它进行对话,发现“社会转型叙事”更大的关怀在哪里,也发现“社会转型叙事”有什么不足。绪论以重新把握曹征路的作品为问题意识,探讨“底层叙事”对理解曹征路形成的双重限制,并把他的作品与社会转型的问题连接起来。第一章以“社会转型”意识为贯穿,围绕着曹征路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叙述,突出他对社会中被压抑的人物与领域的自觉关注,从而强调他的知识者情怀。第二章将焦点从其他身份的人物群体身上拉回到曹征路自身所在的知识分子群体身上,发现他在创作时不仅揭示被遮蔽的人物和“问题”,还反顾自身,作出解决自身困惑的尝试,而这种尝试是为了应对知识分子边缘化的现实困境。第三章则在前两章对曹征路的作品进行具体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他进行社会转型的创作时所面临的叙事困境,主要表现为他所提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都是想象性的,且在用个体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取代整体性的社会问题时容易陷入人道主义的叙事陷阱。
其他文献
<正>政审是一个国人都不陌生的名词。如今,判断考察对象是否"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仍存在模糊标准。相关专家提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进入考察录用阶段。根
一九九四年暑假,我应朋友的邀请去新加坡进行了两周的旅行访问。在参观游览风景名胜的同时,和一些音乐界的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还参观了南洋艺术学院音乐系等.在此,自己仅就
目的:观察五倍子水提取物预处理对于粪肠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1)取3块底部铺被Ⅰ型胶原蛋白的细胞培养板,1块经200 mg/m L五倍子预处理后,接种粪肠球菌;其余两块不用五倍子
商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对于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企业家的决策。管理会计通过搜集、分析、沟通信息,帮助企业主做出正确决策。管理会计为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
本论文以中国饮食文化和《HSK考试大纲》中饮食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参阅法、统计分析法和观察交谈法,研究在“考教结合”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审美与语言教学各个阶段的融合。此外,文化要素教学和文化专题教学相辅相成,针对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设计了饮食文化教学实践和区域饮食文化教学方案。论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分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了《大纲》和《教程》中“饮食”相关内容。在词汇上
为了得到钢筋混凝土目标在动能弹高速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数据,基于大口径发射平台进行了100 mm口径卵形弹体高速侵彻钢筋混凝土靶体的实验,弹体质量为5.4 kg,靶体尺寸分为2 m&#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提出"四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并分析了"四化"模式的实施路径,包括创办公司、组建专业群和推进四项改革等,最后说明了实际
<正>一口气读完11期卷首语《走好"最后一公里"》,再次被夏老师那磅礴大气又细腻人心的写作风格所折服。夏老师通过发生在11月的大量安全事故,告诫我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做了以下四方面的探究。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
本文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目的,将消防安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分别介绍了消防基础知识教育、建筑防火知识教育、消防设施知识教育及特殊场所的消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