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的中国发生着从农业的、传统的、封闭性的社会向工业的、现代的、开放性的社会的转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行动方式与价值体系随之发生变化,社会现实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以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对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进行着持续的关注,曹征路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因其小说《那儿》和《问苍茫》分别对下岗工人与农民工这两个群体被压迫和被欺骗的底层化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描写,曹征路被文学批评家们称为“底层作家”。但其实,无论是《那儿》,还是《问苍茫》,它们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关注了“底层”,更在于将人物的命运与宏大的社会转型的问题联系起来讨论,这也是曹征路整体创作的共同关怀。以90年代初期进入深圳特区为分界线,曹征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社会转型分为两个时期。九十年代之前,改革大潮兴起,社会层面的思想观念却还未完全开化,小说中的人物产生了“现代人”的迷惘;九十年代起,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社会成员的行动开始以经济利益为主导。曹征路以知识分子的视野观察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并在创作中对转型中的社会进行思考。本文的写作试图突破“底层叙事”的限制,重新回到曹征路的创作理路中,检视被社会的转型所裹挟的曹征路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当然,反思“底层叙事”不是要将它与“社会转型叙事”割裂开来,而是与它进行对话,发现“社会转型叙事”更大的关怀在哪里,也发现“社会转型叙事”有什么不足。绪论以重新把握曹征路的作品为问题意识,探讨“底层叙事”对理解曹征路形成的双重限制,并把他的作品与社会转型的问题连接起来。第一章以“社会转型”意识为贯穿,围绕着曹征路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叙述,突出他对社会中被压抑的人物与领域的自觉关注,从而强调他的知识者情怀。第二章将焦点从其他身份的人物群体身上拉回到曹征路自身所在的知识分子群体身上,发现他在创作时不仅揭示被遮蔽的人物和“问题”,还反顾自身,作出解决自身困惑的尝试,而这种尝试是为了应对知识分子边缘化的现实困境。第三章则在前两章对曹征路的作品进行具体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他进行社会转型的创作时所面临的叙事困境,主要表现为他所提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都是想象性的,且在用个体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取代整体性的社会问题时容易陷入人道主义的叙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