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煤矿事故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中80%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因此,深入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控制技术,对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根据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结合行为科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通过集成DEMATEL-ISM法、Arena仿真建模技术、智能体建模、系统动力学、计算机编程技术的应用,对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特征与分类,并通过统计分析近十年(2008年-2017年)煤矿事故,找出了职工不安全行为对各类煤矿事故的影响规律,进而分析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构建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成DEMATEL-ISM方法进行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模型计算分析,揭示了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逻辑关系,明确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规律,得到位于本质致因层的因素为心理状况和工作经验,可影响所有其他不安全行为因素。然后,开展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风险传递Arena仿真研究,得到了煤矿职工行为风险传递规律。以节点1 1工作经验与节点13心理状况作为模型初始节点进行Arena仿真得出,涌现均值越大,节点处置风险时间越长,风险处置效果越好;节点免疫力的增加可提高风险拦截能力;节点风险处置速率提高可显著减小最大系统风险熵。再后,建立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动态仿真模型,结合智能体与系统动力学,对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变化规律进行了动态仿真,发现不安全行为在不同群体间的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开展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干预与控制对策研究,提出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建立了控制对策库。最后,利用ASP和数据库技术,研制了 B/S模式的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预警控制系统,具备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和行为预警等功能,为管理和控制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提供了信息化、网络化的工具和手段。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发展演变规律,开发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预警控制系统,可对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