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生活。”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问”了,这源于一种怀疑精神,一种对于创造型人才的真诚呼唤。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具有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而问题意识则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就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学生习惯于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问题意识极其淡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观念的制约;语文教育体制的制约(语文考试的一元化,语文想象的沙漠化,作文教学的程式化,阅读教学的标准化,语文教材、教参、教法的固定化);师生关系的制约;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等等。本文本着找到病根,对症下药的原则,以接受美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的尝试与错误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依据,从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激发和引导学生提问、营造人道主义的课堂、构建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切实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