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具有物质基础性和稀缺性。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联十分密切,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即便是贫困落后、人少地多的滇西北高寒山区,其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根本上仍然须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保障。本文以滇西北高寒山区典型县份——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县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理清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关联性和驱动机制,将有助于正确处理和协调整个滇西北高寒山区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导向及依据。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依据,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两者关系的相关研究和所取得的进展。再具体到宁蒗县,文章分别整理和分析了1996-2008年间的各类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宁蒗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1)农用地增加了3089.87 hm~2,年平均增量为237.68 hm~2。(2)建设用地增加了105.45 hm~2,年平均增加量为8.11 hm~2。(3)未利用地减少了3195.32 hm~2,年平均减少量为245.79 hm~2。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思路和要求以及宁蒗县现有的资料情况,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子中选取13个分析因子,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处理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总结得出1996-2008十二年间,影响宁蒗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三大因素。结合三大驱动力与耕地、建设用地、园地等主要地类面积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并拟合得出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两者间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规模扩展与人口总量增加呈正相关,而耕地面积减少与人口总量增加呈负相关关系。(2)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①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与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增加三者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与耕地面积的减少相关,两者呈正相关;③园地规模的扩大推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园地规模与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呈同向的正相关关系。(3)国家和地方政策对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2000年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是宁蒗县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但又使园地和林地明显增加。最后,文章对宁蒗县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运用灰色系统、线性回归方程等预测法,对主要的社会经济指标和县域土地利用规划期内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将有助于宏观预测宁蒗县规划期内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