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是常用中药,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挥发油为菊花的主要活性部位。生态环境对菊花品质、挥发油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为探讨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菊花生态适应性,本文将不同品系菊花种苗移栽到同生境地栽培,即海拔2500m以上,东经109°58′、北纬31°60′的湖北中医学院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合作的“神农架天然植物科技示范园”中栽培,进行同生境地引种栽培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为了探讨同生境地引种栽培菊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本文以药典规定品种杭白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研究,最终确定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过50目筛,加15倍量水、浸泡1h、提取时间为8h。并且用此方法提取了亳州白菊、福田河白菊、金菊花、神农香菊、黄山贡菊、野菊花等,比较各引种栽培菊花的挥发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神农香菊中挥发油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挥发油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神农香菊、野菊花、金菊花、福田河白菊、杭白菊、亳州白菊、黄山贡菊。另外神农香菊挥发油含量高与其具有浓郁的香味有关,表明神农香菊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为了研究不同引种栽培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本文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对各引种栽培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揭示了各样品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色谱条件为HP-FFAP(0.25mm*30m*0.25μm)毛细管色谱;进样口温度230℃;载气为高纯氦,流速为1.0mL·min-1;恒流,分流比30:1;程序升温80℃2℃·min-1 100℃0.5℃·min-1 130℃5℃·min-1 230℃(5min);离子源EI源(120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质量范围m/z 50~500全程扫描;溶剂延时3min。实验结果表明,野菊花挥发油所含化合物个数最多,其他引种栽培菊花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亳州白菊、福田河白菊、杭白菊、金菊花、神农香菊、黄山贡菊。其次,引种栽培菊花挥发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大致分为倍半萜类及其氧化物、单萜及其氧化物、烷类化合物三大类,其中以倍半萜类及其氧化物含量最高,倍半萜类及其氧化物多具有抗肿瘤、镇静、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故为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引种栽培菊花挥发油中均含有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含量高且稳定,它们是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是生物活性较强或芳香气味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日用化工、医药、食品、烟草、香精香料工业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研究结果还表明,福田河白菊与杭白菊两者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相近,揭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这一结论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因为福田河白菊是杭白菊引种栽培到湖北福田河地区后形成的当地的一种特有品种,并已得到广泛应用;金菊花挥发油含量较高,其不仅继承了神农香菊的浓香品质,解决了神农香菊种植区域受限的问题,又改善了黄山贡菊挥发油含量少,香气不明显的缺点,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湖北省特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