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维度下的民事督促程序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w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督促程序是一种由债权人申请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的催偿程序,要求债务人在规定期间内清偿债务,期间届满后债务人没有提出异议则支付令具有强制执行力。督促程序起源于德国,早在我国清末修律时期,督促程序被引入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此后经过修改与废除,直到1991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将督促程序重新写入其中,并且在后续发展中经过了修改与司法解释的补充细化,形成了现行的督促程序规定。但同督促程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行状况相比,强大的程序功能并没有在我国得到发挥。因此,本文通过考察督促程序的纵向发展历史以及变化原因,对比督促程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度规定,探究现行督促程序在我国运行不畅的原因,并从程序内部以及社会外部制度两大方面提出完善建议。文章除引言和结语以外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督促程序的概述。首先分析了督促程序的概念和特点。其次界定了督促程序的性质,认为它属于非讼程序,并且分析了督促程序中的非讼法理。第二部分梳理了历史发展中督促程序的立法起源和沿革。主要涉及督促程序最初在德国的起源和沿革,以及近现代时期督促程序在我国的发展。比较了我国历史上涉及督促程序法条变化的几次重要立法文件,分析每个阶段督促程序法条变动的原因背景。最后通过比较督促程序在德国的发展,以及督促程序在我国近现代时期的沿革,得出对我国现行督促程序运行的一些启示。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现行督促程序的运行与域外制度的比较。本部分按照督促程序的运行流程过对我国现行督促程序制度进行梳理,穿插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督促程序制度。主要介绍了我国督促程序在支付令审查、债务人异议和程序救济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不同之处。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督促程序适用状况的介绍。包括对督促程序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修订趋势,以及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在前文对督促程序进行了横纵比较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督促程序运行不佳的原因,立足于整个程序的非讼性质,对支付令申请、债务人异议、诉讼费用等程序环节进行相应完善。最后结合外部配套措施提出建议,有必要建立起商业诚信机制,从督促程序外部维护程序的良性运作。
其他文献
基于应变模态方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石油工业中的压力管道损伤识别进行了初步的研究。ANSYS的模态分析可以求得结构在损伤前后的位移模态,将其转换为对应阶数的应变
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同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究竟需要多少矿产资源,何时到达矿产资源需求高峰,这些问题是国家制定矿产资源战略的基础。研究提出矿
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起源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美法,这一制度在经历各种争议之后被广泛应用于人身侵权、合同法等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领域出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