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胃肠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并发症,常见临床表现有厌食、餐后饱胀感、嗳气、恶心、呕吐和反复发作性、间歇性水样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依据上述临床表现,糖尿病胃肠病归属于“消渴并痞满、呕吐、泄泻、便秘”的范畴,其病因多与饮食失节、情志刺激、脾胃虚弱有关,病位在胃与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多虚实夹杂,本虚而标实,脾虚为本,标实为气郁、痰阻、湿热、食滞。糖尿病胃肠病变的治疗以补虚泻实为总原则,以恢复中焦气机正常升降为关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肠病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胃肠病方面的优势日渐显现。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胃肠病变进行分型辨证论治,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的作用机理将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观察对糖尿病胃肠病变进行中医分型辨证论治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及空腹、餐后血糖水平的改变,并进行客观评价,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胃肠病变提供思路与参考,为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糖尿病胃肠病变患者90例,其中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肾阳虚证各30例,进行辨证论治,予基础治疗及中药汤剂口服,疗程为4周,制定糖尿病胃肠病变病例观察表,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糖的变化,通过前后积分的自身对照观察,评价疗效。研究结果纳入观察的9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8岁,年龄最大者86岁,平均年龄60.82±13.16岁,男性36例,女性54例,男女发病比为1:1.5。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胃不和证组证候积分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4周后较治疗2周后也有所下降(p<0.05),其中肝胃不和证组、脾胃湿热证组证候积分在治疗4周后较治疗2周后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2周后脾胃湿热证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脾肾阳虚证组患者治疗2周后有效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67%,肝胃不和证组患者治疗2周后有效19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3%;治疗4周后脾胃湿热证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脾肾阳虚证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肝胃不和证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三种证型间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有效率统计结果分析,脾胃湿热证有效率较脾肾阳虚证、肝胃不和证高;三种证型治疗后血糖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相比,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血糖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胃不和证治疗4周后血糖水平较治疗2周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胃肠病变以脾虚为发病之本,久可及肾,肝疏泄失职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以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胃不和证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肠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可降低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