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价的制定牵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城市水价定价政策改革显得十分迫切。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已经在城市水价改革当中进行了尝试,相比于简单操作的单一式计价模式,居民阶梯水价模式有优于其的机制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效率和公平,多数地区已经实行了阶梯水价改革。然而阶梯水价定价政策能否解决居民水价定价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效地实现水价改革的最初目标?对这项政策的质疑声仍然广泛存在。因此,对居民阶梯水价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检验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水价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水价形成机制理论及水价改革的基本原则,提炼出水资源节约、社会公平和成本补偿是水价定价政策改革的目标,作为居民阶梯水价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然后,基于政策目标展开进一步的维度细分,总结出影响水价形成机制的因素具体可以归纳为水价结构、阶梯设计、企业盈利这三个维度。一、水价结构。水价结构应该能反映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在内的全部水资源价值。此外,三重价格在水价中的科学占比也是体现成本合理标准的重要维度。二、阶梯设计。阶梯水价模式下的各阶梯水量、水价的设定至关重要。既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又要拉开低收入居民用户和高收入居民用户间的差距,实现交叉补贴机制。三、企业盈利。供水行业兼具公益性和企业性双重属性。因此供水企业应该要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在体现供水行业公益性的同时,保证成本补偿,实现合理盈利。最后,本文以杭州市为案例对象,对杭州市水价定价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杭州市未来水价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必须要给予关注的问题。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以往的水价改革的相关研究更注重对定价机制本身合理性的研究,缺少对水价改革后所产生的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结合水价形成机制的理论及实践分析,提炼出水资源节约、社会公平和成本补偿三个水价改革政策目标,并基于政策目标对水价政策有效性评估展开进一步的维度细分,在理论上推动了水价定价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同时,以杭州作为案例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为杭州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