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的彩超征象及相关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探寻更加便捷有效的手段。方法1.本研究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至我院甲乳外科住院手术并有完整超声图像、手术资料及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85例。术后均常规行ER、PR、Ki-67及HER2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根据2013年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专家共识,分为四种分子亚型:Luminal A-like型、Luminal B-like型、HER-2过表达型及Basal-like型(本研究中简称为TN型)乳腺癌,其中由于Luminal A-like型及Luminal B-like型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在本研究中,统一定义为Luminal型。2.所有超声资料均由两名主治以上超声医师在不知术后病理的情况下独立进行分析,在有分歧的情况下进行协商处理。在本研究中,彩超特征通过2013年美国放射协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Reporting and Date system,BI-RADS)的超声影像词典进行描述。包括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微小钙化、血流分级、淋巴结转移、超声弹性成像及组织学分级等情况。3.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来确定乳腺癌组织的ER、PR、HER-2及Ki-67的表达,并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4.另外根据乳腺癌组织腺管形成的程度、细胞核的多形性及核分裂计数,将乳腺癌分为三个级别:I级(低度恶性、高分化),II级(中度恶性、中分化、)、III级(高度恶性、低分化)。5.应用c2检验对乳腺浸润性癌和原位癌的3种分子分型的彩超征象(依据BI-RADS分类)、组织学分级进行组内两两比较及组间多样本的比较。检验水准a=0.05,组内两两比较以P<0.0167(校正P值)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1例浸润性导管癌中,Luminal型67例(53.6%),HER-2过表达型20例(22.0%),TN 4例(4.4%);94例乳腺原位癌中,Luminal型58例(46.4%),HER-2过表达型28例(29.8%),TN 8例(8.5%)。(2)在乳腺原位癌不同分子分型中,超声征象:形态、边缘、方位、后方回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血流分级、弹性评分是否合并微浸润及有无占位效应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Luminal型与T型比较:Luminal型形态多不规则、后方回声表现为无变化,弹性评分常高于TN型,TN型常表现为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常表现为增强(P<0.0167);HER-2型和TN型比较:HER-2型多表现为垂直生长,边缘呈毛刺状,而TN型多表现为平行生长,边缘光整(P<0.0167);Luminal型和HER-2型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组织学分级中,HER-2型的组织学分级常高于Luminal型(P<0.0167)。(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分型中,超声征象:形态、边缘、方位、后方回声、微钙化、血流分级、弹性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Luminal型与TN型比较:Luminal型边缘多为毛刺、常垂直生长,TN型边缘则较为光整、呈平行生长(P<0.0167);HER-2型和T型比较:HER-2型多表现为边缘成角及毛刺,TN型边缘则较为光整(P<0.0167);Luminal型和HER-2型比较:HER-2型肿块内部的簇状微钙化及弹性评分分值常高于Luminal型(P<0.0167)。在组织学分级中,TN型的组织学分级常高于Luminal型(P<0.0167)。(4)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原位癌的对应的不同分子分型中及分子生物学指标,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乳腺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中,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垂直生长多见于Luminal型乳腺癌;TN型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常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相对光整,平行生长,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2、在乳腺原位癌中,超声征象:后方回声增强及弹性评分(≤3分)对TN型乳腺癌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超声征象:肿块内部的簇状微钙化及弹性评分(>3分)对于Her-2型乳腺癌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作用。4、Luminal型乳腺癌、TN型乳腺癌的超声特征能够为乳腺癌分子分型提供初步的超声信息,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