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是目前主要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再狭窄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术后(PTCA)的再狭窄率高达30~50%。虽然PTCA术后支架置入使再狭窄率相对降低,但是,裸支架的再狭窄率仍高达20~30%,药物涂层支架的再狭窄率也在10%左右。与原发冠脉病变相比,支架再狭窄患者的症状不明显,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但有明显再狭窄的患者同样会引起心肌缺血,从而增加患者的心脏事件风险。因此,支架再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是全世界、尤其是美国最常用的冠心病诊断处理技术,其在冠心病诊断处理中的价值已得到ACC/AHA/ASNC(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核心脏病学会)相关指南的充分肯定与推荐。近年,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G-MP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G-MPI在精确评估心肌缺血的同时能够测定心室功能,分析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室壁运动和室壁增厚率;研究表明,G-MPI在冠心病诊断处理方面的价值优于传统的MPI,现在美国近90%的MPI检查采用门控技术(即G-MPI)。之前的研究表明,MPI在诊断支架再狭窄方面有很好的价值,但有关G-MPI诊断冠脉支架再狭窄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目的研究G-MPI对PCI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冠脉支架术后3个月以上、临床怀疑有再狭窄而再次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行负荷(运动负荷或腺苷负荷)/静息两日法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G-MPI检查,所有患者的G-MPI与冠脉造影检查(CAG)均在同期一个月内完成,其中先做CAG的患者需未做再次血运重建术。G-MPI结果由三名有经验的核心脏病学医师通过目测法阅读分析,以支架置入冠脉所支配的心肌区域出现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灌注缺损作为其判断支架再狭窄的指征。冠脉支架再狭窄的诊断标准是CAG发现原置入支架内或其两端(距支架端口5mm以内)出现管腔直径狭窄≥50%,以此为标准,分析G-MPI诊断冠脉支架再狭窄的价值。结果65例患者的88支冠状动脉共置入105枚支架,随访CAG发现38.5%(25/65)的患者出现支架再狭窄,发生再狭窄的支架数为29.5%(31/105);①根据典型症状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0%、22.5%、38.5%;根据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ET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1.2%、71.9%、61.2%;②根据血管数来判断,G-MPI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6.7%、88.6%;③根据患者数来判断,G-MPI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0%、85.0%、89.2%。G-MPI诊断支架再狭窄的准确性明显优于ETT和症状(P<0.01)。结论G-MPI诊断冠脉支架再狭窄具有良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