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加芯抗拔桩的性态及其抗拔力的试验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土加芯抗拔(浮)桩是一种新型抗拔桩,该桩型受力作用点设置在桩端,将传统的抗拔桩桩身材料受拉的状态转换为了受压状态,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抗拔桩所存在的桩身裂缝问题,提高了桩体的承载力,而且桩身材料由内部加芯体和水泥土外芯组成,充分利用了材料的承载特性,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布置于桩体内的预应力钢绞线有专门的防护钢管进行保护,从而提高了桩体的使用寿命,即耐久性。本文介绍了抗拔桩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抗拔桩的研究历程从等截面抗拔桩发展至非等截面抗拔桩,再到近年的预应力抗拔桩,桩体结构得到了不断发展,加芯抗拔桩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该桩型的设计过程,验证了加芯抗拔桩设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南通十字街抗拔桩静载荷试验、昆明园塘路抗拔桩试验以及嘉善恒利广场抗拔桩试验,分析了现场加芯抗拔桩的承载效果,同时针对试验中的问题对加芯抗拔桩的桩体结构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在静载荷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加芯抗拔桩的承载特性、荷载传递机理以及桩体破坏模式,提出了荷载从桩端至桩顶、从桩体内芯向外芯的多层扩散传递模式,同时在传统桩体极限荷载判断标准上归纳总结了该桩型极限荷载的判断标准,并结合U~δ曲线进行了验证说明。为解决静载荷试验中桩体无明显破坏的问题,本文在传统指数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指数函数模型,用于预测桩体的极限承载力,拟合结果显示较符合实际情况。最后对该桩型日后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以期望对该种新型桩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图[40]表[11]文献[42]
其他文献
长短桩复合地基是在复合地基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形式。由于其既能满足工程上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要求,又能达到节约资金的较好经济效果,
氮和磷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农田水生态系统污染的重要组成物质。农田中的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不仅能对农田水分进行调节,而且具有线性湿地特征。沟渠中底泥吸附
随着耗能减震技术越来越多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很多的学者对于被动耗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是各国地震工程专家广泛讨论的课题。
从2012年开始,华北开始出现严重的雾霾,并且蔓延到全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成为了公共生活领域一大公害。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燃煤、垃圾焚烧及和道路扬尘等各种超标的大气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其中道路交通扬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截至目前,化学抑尘剂是抑制扬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抑尘剂存在着适用性范围较窄、功能单一、抑尘效果不理想以及易造成污染等实应用等问题,因此就需要
微型桩一般是指桩径在100—300mm之间,长细比较大,采用钻孔、强配筋和压力注浆工艺施工的小直径桩。开始人们认为微型桩只能构造成树根桩来承受竖向荷载,最近20年里,微型桩技
滑坡指在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多方面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滑动的现象。其发生较为频繁,且分布广。因为滑坡的形成条件多样性,并且发生机理复杂多变,所以对工农业生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新建建筑物和建筑物加固维修并举逐渐向建筑物加固和维修为主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规范的出炉,
随着钢拱桥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跨度钢拱桥的兴建,其风致振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基于风洞试验和空间有限元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钢桁拱桥的风致振动展开了系统研究
在大跨桥梁结构中,局部细节缺陷与整体结构尺度的显著差异,使得传统单一尺度上的疲劳损伤分析,难以准确描述局部细节下疲劳损伤跨尺度演化规律与桥梁结构整体劣化之间的联系
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是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广泛采用的中小跨径梁式桥桥型之一。铰缝病害是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最为常见和典型的病害。目前国内一般研究针对既有混凝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