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流媒体缓存代理服务器缓存管理系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因特网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然而,用户数目的剧增不可避免地带来网络服务器负载加重、客户端响应延迟变大以及主干网络拥塞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因特网流媒体应用的日益广泛,这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传统方法是不断升级网络服务器和提高网络接入带宽,可是这些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常服务器的升级速度要低于用户数目的增长速度;仅仅提高网络接入带宽并不能缓解主干网络的拥塞问题,而要对主干网络进行升级则将耗资巨大。缓存代理技术能有效的解决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缓存的目的就是通过将频繁访问的数据存放在距客户端较近的存储设备中,以减少用户访问远程服务器的次数,从而在直接提高客户端响应速度的同时,间接地减轻远程服务器负载和主干网络拥塞;另一方面,由于在缓存代理中保存了数据拷贝,即使远程服务器在一段时间内暂时无法提供服务,也不会影响用户从缓存获取信息资源,因而能明显提高客户端服务质量。提出了基于集群的流媒体缓存代理服务器体系结构,并将基于内容的前端机负载平衡调度策略引入集群流媒体缓存代理服务器中;针对流媒体对象特征研究了一种基于段的前后缀结合的缓存管理策略,有效地提高了缓存管理效率;依据集群体系结构的特点研究了新型的全局缓存置换算法,算法在评估对象流行度时创新性地综合考虑了对象的长期流行度和近期流行度;在分析传统置换算法性能评测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适用于测试基于段缓存策略的新指标——段命中率,并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主要采用C和C++语言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了第一个原型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流媒体缓存管理系统设计合理,新置换策略相比较已有置换策略性能有较大提高。
其他文献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业务过程优化、业务过程管理与集成,从而最终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对企业利用工作流方法进行业务过程的建模和深入分析不仅可
在后PC时代,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前以科学计算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扩展到了普及计算的领域。及时、迅速的处理生活中的大量信息,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
近二十年来,局部搜索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优化问题.局部搜索算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种比较通用的优化算法,可以比较方便地应用于具体的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应用的日益广泛,作为嵌入式系统软件核心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操作系统的网络系统实现对实时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引入了数字化家居概念。中国的经济与科技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生活体验需求也飞快增长,在这种环境下,家居数字
该文分析和探讨Huffman编码和LZW编码的特点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LZW压缩性能改进的可能性.LZW把单个字符做为长度为一的短语看待,虽然减低了编码和解码的
人脸检测问题最初作为人脸识别系统的定位环节被提出,近年来由于其在安全访问控制、视觉监测、基于内容的检索和新一代人机界面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受到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嵌入式通信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日益增长。通信软件的开发者必须努力应对在软件研发中反复出现的、与效率、可复用性和健壮性相关的设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病毒作为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威胁,正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同时,目前的计算机病毒技术与十几年前的计算机病毒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其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监控系统作为第三代监控技术是当今网络监控的主流。通过网络实现多媒体远程监控已经成为监控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基于Real平台的流媒体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