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功能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心身健康。目前对IBS的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针灸治疗临床报道很多,其疗效为广大患者认可。但是其作用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故探讨针刺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对IBS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电针对C-IBS和D-IBS大鼠模型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和电针对C-IBS和D-IBS大鼠血浆CGRP和SP含量的影响,探讨CGRP和SP参与电针治疗IBS的作用和机制;检测TRPV1、PAR4、CGRP、SP蛋白和mRNA在结肠组织的表达,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探讨电针对TRPV1、PAR4、CGRP、SP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电针对IBS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冰水灌胃法制备C-IBS模型,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法复制D-IBS大鼠模型。(2)用粪便性状分级和粪便含水量评价便秘和腹泻的症状,以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代表内脏高敏感性,评价IBS模型的建立。(3)以大鼠结直肠扩张时大鼠腹部回缩反射的压力阈值为疼痛阈值,以疼痛阈值评估电针治疗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浆CGRP和SP水平。(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结肠TRPV1、PAR4、CGRP、SP mRNA基因表达水平。(6)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结肠TRPV1、PAR4、CGRP、S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造模结束后,C-IBS和D-IBS模型大鼠粪便性状分级和粪便含水量的改变符合IBS的粪便改变特征,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C-IBS和D-IBS大鼠疼痛阈值明显降低;各组大鼠结肠病理组织HE染色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2)电针治疗7天后,C-IBS和D-IBS大鼠便秘或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电针治疗后各组大鼠直肠扩张时的疼痛阈值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IBS和D-IBS模型组大鼠疼痛阈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上巨虚组和电针大肠俞组大鼠疼痛阈值明显升高。(3)电针结束后各组大鼠血浆CGRP和SP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与C-N组大鼠相比C-M组大鼠血浆CGRP和SP水平升高(P<0.01,P <0.01)。与C-M组相比C-DD组和C-DS组大鼠CGRP和SP水平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与D-N组大鼠相比D-M组大鼠血浆CGRP和SP水平升高(P<0.01,P<0.01)。与D-M组相比D-DD组和D-DS组大鼠CGRP和SP水平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4)电针结束后各组大鼠组织中TRPV1、PAR4、CGRP、SP mRNA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C-IBS和D-IBS模型组各基因表达水平存在上升的趋势,电针治疗后各基因表达水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5)电针结束后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RPV1、PAR4、CGRP、SP蛋白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C-IBS和D-IBS模型组结肠组织中各蛋白含量存在上升的趋势,电针治疗后各蛋白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1)冰水灌胃法和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法制备的模型,能很好的模拟临床C-IBS和D-IBS的特征。(2)电针可以有效提高IBS内脏高敏感大鼠对直结肠扩张的感觉阈值,可改善C-IBS和D-IBS的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3)电针治疗可下调血浆CGRP和SP水平,电针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中CGRP和SP含量,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胃肠功能。(4)TRPV1、PAR4、CGRP、SP和IBS内脏高敏感性密切相关,电针治疗可下调结肠组织中TRPV1、PAR4、CGRP、SP蛋白和mRNA的表达。电针可以有效调节胃肠功能,降低内脏敏感性,并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从而改善便秘型和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TRPV1、PAR4、CGRP、SP变化可能是电针治疗IBS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