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本世纪以来,各国经济经受着严峻的考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百年一遇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举步维艰,在危机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之时,我们发现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又以不同程度的破坏力向欧洲各国袭去,其严重程度足以引起中国的重视,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对我国国债问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债是指以国家财政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信用行为。国债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很好结合,这就要求它能够准确反映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的需要,并为经济的变化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国债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对国债的积极作用也予以了肯定。国债市场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一国乃至世界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国债市场是否可以很好地发挥功能取决于政府的决策行为,为此本文对我国国债市场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国债本质内涵的研究以及国外国债发展经验的总结,指出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论文首先从国内外经典的国债研究文献、国债理论综述出发,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学者的国债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回顾与总结,特别是对经济学历史上具有突出研究成果的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西方各国相对成熟的国债发展经验,从国债规模、品种、定价方式、流通性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国债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论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与我国国债理论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综合运用了实证研究与经验总结法,定量分析与数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论文的重点与创新之处在于对我国国债市场体系的研究,1988年,我国建立国债柜台交易市场;1991年,交易所国债市场建立;1997年,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加入银行间国债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并存的格局从此形成;2002年,我国又推出了商业银行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市场。本文主要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分割局面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选取了在交易所国债市场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均有挂牌交易的三支国债,对比研究了他们在两个不同市场的波动性,并且基于交易所国债指数和银行间国债指数的周收益率,通过EGARCH-M模型分别对其波动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国债指数收益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以及左偏、肥尾的特性,国债波动率在两个市场有着显著的不同,银行间国债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性要高于交易所国债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性,但是两个市场的长期回报率却相差不大,且国债指数在空头期的波动性要明显大于多头期的波动性,从而建议政府积极打通两个市场的壁垒,逐步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最终杜绝因体制原因造成的投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