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观察健脑安神针法配合不同频率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比较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症状疗效标准等的分值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明确健脑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中电针频率的最优化选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参与者来自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部60例符合心脾两虚型失眠资格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例患者按1:1:1比例分为单纯针刺组、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三组患者所取针刺穴位均为百会(GV 20)、两侧旁神聪(EX-HN1)、强间(GV 18)、枕上旁线、风府(GV 16)、风池(GB 20)、安眠(EX-HN17)、翳明(EX-HN13)和大椎穴(GV 14),配穴两侧心俞(BL 15)、脾俞(BL 20)。高频电针组共准备三组电针,将其中一组电针的正负极分别接于左右旁神聪两针针柄,另外两组接于同侧风池、安眠处针柄各一组,连续波,频率50Hz。低频电针组电针同高频电针组,连续波,频率5Hz。治疗时间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针刺后间隔2天,再针刺10次,共20次针刺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状疗效标准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健脑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中电针频率的最优化选择。
研究结果:
①三组参与者PSQI分析:三组参与者20天治疗后与招募前PSQI相比(P<0.01);高频电针组与单纯针刺组和低频电针组PSQI比较(P<0.05);低频电针组与单纯针刺组PSQI相比(P>0.05)。
②三组参与者睡眠率分析:三组参与者20天治疗后与招募前睡眠率相比(P<0.01);高频治疗组与单纯针刺组和低频治疗组睡眠率比较(P<0.05);低频治疗组与单纯针刺组睡眠率相比(P>0.05)。
③三组参与者临床疗效分析:高频电针组优于单纯针刺组和低频电针组。
结论:
单纯针刺组、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均可以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的症状;其中高频电针组效果最佳。
观察健脑安神针法配合不同频率电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比较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症状疗效标准等的分值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明确健脑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中电针频率的最优化选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参与者来自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部60例符合心脾两虚型失眠资格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例患者按1:1:1比例分为单纯针刺组、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三组患者所取针刺穴位均为百会(GV 20)、两侧旁神聪(EX-HN1)、强间(GV 18)、枕上旁线、风府(GV 16)、风池(GB 20)、安眠(EX-HN17)、翳明(EX-HN13)和大椎穴(GV 14),配穴两侧心俞(BL 15)、脾俞(BL 20)。高频电针组共准备三组电针,将其中一组电针的正负极分别接于左右旁神聪两针针柄,另外两组接于同侧风池、安眠处针柄各一组,连续波,频率50Hz。低频电针组电针同高频电针组,连续波,频率5Hz。治疗时间每次30分钟,每日1次,10次针刺后间隔2天,再针刺10次,共20次针刺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状疗效标准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健脑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中电针频率的最优化选择。
研究结果:
①三组参与者PSQI分析:三组参与者20天治疗后与招募前PSQI相比(P<0.01);高频电针组与单纯针刺组和低频电针组PSQI比较(P<0.05);低频电针组与单纯针刺组PSQI相比(P>0.05)。
②三组参与者睡眠率分析:三组参与者20天治疗后与招募前睡眠率相比(P<0.01);高频治疗组与单纯针刺组和低频治疗组睡眠率比较(P<0.05);低频治疗组与单纯针刺组睡眠率相比(P>0.05)。
③三组参与者临床疗效分析:高频电针组优于单纯针刺组和低频电针组。
结论:
单纯针刺组、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均可以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的症状;其中高频电针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