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慢性肝病是指肝脏结构呈长期进展性的破坏和重建,肝功能逐渐下降的过程,包括各种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可能出现肝衰竭、肝癌等的严重并发症。我国人口基数大,慢性肝病人口众多。维生素D是一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近年来研究表明,其除了具有调节钙、磷平衡的作用外,还能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并发挥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的作用,与心血管、内分泌、自身免疫系统等许多疾病有关。近期,国外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在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肝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227例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血清,应用HPLC-MS/MS检测患者的25(OH)D水平,以本院体检中心300例健康人做对照组。慢性肝病患者分为非胆汁淤积性肝病组(非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及肝癌组,肝硬化患者以Child-Pugh分级分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进一步分析,分为非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分组及肝癌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研究25(OH)D在不同肝病人群中的水平特点。结果227例慢性肝病患者25(OH)D低于正常(<30ng/ml)的有184例,比例达81.1%,高于对照组的68.0%(204例)(P<0.05),其中,慢性肝病组不足(20-30ng/ml)、缺乏(10-20ng/ml)及严重缺乏(<10ng/ml)的共有53例、85例、46例,比例分别为23.4%、37.4%、20.3%。肝硬化组25(OH)D缺乏及严重缺乏的比例分别为47.1%、23.1%(49例、24例),明显多于非肝硬化的25.6%、14.0%(11例、9例)及PBC的20.0%、20.0%(4例、4例)(P<0.05)。慢性肝病患者25(OH)D水平为20.10±11.86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7.61±12.52ng/ml(P<0.01)。非胆汁淤积性肝病组25(OH)D水平与PBC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9.95±11.77vs.23.55±13.79ng/ml,P>0.05)。肝硬化组25(OH)D水平为18.59±11.66ng/ml,低于非肝硬化组23.24±11.49ng/ml(P<0.01)。肝硬化组以Child-Pugh分级分组,C级25(OH)D水平明显低于B级及A级(13.58±8.89vs.20.59±12.45和21.25±12.14ng/ml,P<0.05)。肝癌组25(OH)D水平与非肝癌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23例CHB患者中,25(OH)D低于正常(<30ng/ml)的有98例,比例达79.7%。CHB组25(OH)D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0.89±12.16vs.27.61±12.52ng/ml,P<0.01)。CHB患者肝硬化组25(OH)D浓度为19.13±12.39ng/ml,低于非肝硬化的25.34±11.47ng/ml (P<0.01)。CHB患者肝硬化组以Child-Pugh分级分组,C级25(OH)D浓度明显低于B级及A级(P<0.05)。CHB患者中肝癌组25(OH)D水平与非肝癌组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普遍降低,其中肝硬化降低明显重于非肝硬化,尤其以Child-Pugh分级C级降低最为严重。慢性肝病患者体内25(OH)D的水平应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