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期桐城派是有清一朝最大的古文流派,绵延逶迤至新文学大兴,且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传统文学的代表。论文从晚期桐城派作家所处的历史环境与职业路径切入,探讨传统文学现代性变革的努力。晚期桐城派的现代性努力实际是一个“张力”逐渐破解的过程。这种张力来自桐城派文人自身现代化的努力与急剧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与背离。论文的框架如下:在导论中,阐述选题思路,以往的研究成果,界定研究对象和现代性概念,重点剖析晚近的主流文学何以一夜之间成为“谬种”。这也是本人研究晚期桐城派的兴趣点和出发点。第一章,生活空间与现代性的另一种起源。分析幕府、学堂和海外交流活动对桐城派作家现代性的影响。上述三个机构(区域)是孕育现代性、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驱动器,也是晚期桐城派作家的主要职业归属。第二章,曾门四弟子:济世变求雅正,独领风骚。透过曾门四弟子吴汝纶、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的作品分析,以及与幕府、域外、学堂的关联,指出桐城古文在近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四人是中国近世改革的先锋,其古文新意境的开拓对桐城派末期创作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第三章,桐城嫡传:谨守家法回归理学,声势渐微。分析姚永朴、姚永概、马其昶、贺涛等四人依托学堂、清史稿编撰等职业在桐城古文审美现代性方面的探索。他们创作的桐城古文较之曾门四弟子更为醇厚,但境界与格局却更为内敛。第四章,桐城新变与余绪:新思想与旧载体的纠葛。在社会制度变革与文学生产机制变化的情况下,桐城派作家出现了新变。严复是系统翻译西学第一人,林纾是翻译西方小说第一人,张謇是科举状元更是实业家,吴间生则是桐城派守夜人。他们着力推进古文承载新思想,用另一种方式保存、激活古文。第五章,现代性突围与失守。从桐城派古文现代性内容、现代性形式、现代性意义出发研究对传统的继承与现代性突破。并以《青鹤》杂志为切入点,重构“现代文学”的格局,基于文派发展自身的规律分析晚期桐城派何以突围失败,揭示古文现代性转换之难。论文的主线是晚期桐城派的活动“场域”和现代性努力。与桐城派的早中期作家相较,这种生存空间的差异是历史环境的折射,也是文学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文学生产机制的变革。晚期桐城派具有一种自发的现代性,但其现代性努力还不够彻底,最终导致传统古文走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