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猪流产胎儿与死胎82份、新生仔猪33份和老母猪白细胞172份进行猪瘟病毒检测,结果共有9份为阳性,其中死胎及流产胎儿4份、新生仔猪3份和母猪白细胞2份,从阳性病料中选取6份进行猪瘟病毒E2基因的克隆、测序,得到长度为1119核苷酸的目的基因片段。将这些阳性材料接种于易感细胞PK-15,经过三代盲传,用RT-PCR可检测到GXGZ02、GXXJC1和GXXJB1材料所接种的细胞为猪瘟阳性。 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对所测定的6个毒株与已知序列的HCLV、Shimen等毒株的相应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GXGZ02株与HCLV、Shimen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2.3%和84.2%,其余5株与HCLV、Shimen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8%~97.3%和94.3%~94.9%,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8%~96.4%和91.2%~94.5%。除GXGZ02株,其余5株毒株之间核苷酸和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99.6%和98.4%~99.2%。6个广西毒株E2基因的所有Cys位点都没变,可推测猪瘟病毒E2蛋白在抗原结构方面依然保持很高的稳定性。与石门毒株、兔化弱毒疫苗株相比,广西毒株在具有中和特性的B、C区域内723和724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 把6个广西毒株与国内外已发表的猪瘟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并建立了遗传进化树。该遗传树主要分为两大群和一个另类,除GXGZ02株属于基因Ⅱ群外,其余五株皆属于基因Ⅰ群,与属于同一基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