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RD)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以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为主。好发于中老年人或高度近视眼[1],90%以上发病人群中可检测到视网膜裂孔,因此又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随着临床技术的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近视、白内障手术史[3]、外伤[4]、周围视网膜变性等均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高危因素。
1929年,Gonin指出视网膜裂孔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手术关键就是封闭裂孔及解除牵引。关于封闭裂孔主要方式有冷凝以及激光光凝,两种方式均可使裂孔周边的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沾连。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式,各项手术方法均有优势和局限性。巩膜扣带术包含巩膜加压术、巩膜环扎术、巩膜内填充术及巩膜缩短术。主要用于治疗分布在1~2个象限内的周边圆形孔或赤道前小马蹄孔且不存在玻璃体牵拉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于视网膜裂孔分布于3~4个象限且不伴有玻璃体牵拉的视网膜脱离可以采取巩膜环扎术[5]。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主要采取玻璃体手术,它灵活的眼内操作不仅能解除内部玻璃体牵拉,较好的视野也为检查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行玻璃体切除后常需联合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填充物长时间的保留于玻璃体腔内容易引发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前膜等一系列并发症[6-9]。尤其是硅油填充的患者,需要行二次手术,更重要的是在硅油填充期间如果视网膜再脱离常会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视力恢复[10]。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视网膜裂孔的大小、位置及数量,患者可耐受的相关体位,晶状体状态和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等,因此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能更好促进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仍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
材料与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设计。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17~93岁,平均(54.33±14.29)岁,术前45只眼发现明显视网膜裂孔,术中发现新裂孔5个。32只眼1个裂孔,8只眼为2个裂孔,6只眼可见多个裂孔(≥3),36只眼为牵拉孔,10只眼为变性孔且周边可见明显变性区。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
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相关风险及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手术。于术前,术后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裂隙灯前后段检查等常规眼科检查。充分散大瞳孔行间接检眼镜、三面镜及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眼底裂孔形态、视网膜脱离情况。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比或频数进行描述,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对服从正态分布的配对样本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最佳矫正视力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测量,换算成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
结果:
46只眼中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91.30%(42/46),最终视网膜复位率100%。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为0.51±0.39,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19±0.86有所提高,比较前后差异t=5.64P<0.001,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术后平均眼压(16.78±3.39)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眼压(12.80±3.26)mmHg升高,(t=-5.62P<0.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找到并在最小眼损伤基础上充分封闭引起漏水的裂孔,解除玻璃体牵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对于存在屈光间质不清,视网膜裂孔较小,数量不多于2个,裂孔位于赤道以前,视网膜活动度较好,可采取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术,减少硅油的使用率。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RD)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以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为主。好发于中老年人或高度近视眼[1],90%以上发病人群中可检测到视网膜裂孔,因此又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随着临床技术的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近视、白内障手术史[3]、外伤[4]、周围视网膜变性等均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高危因素。
1929年,Gonin指出视网膜裂孔是导致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手术关键就是封闭裂孔及解除牵引。关于封闭裂孔主要方式有冷凝以及激光光凝,两种方式均可使裂孔周边的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沾连。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式,各项手术方法均有优势和局限性。巩膜扣带术包含巩膜加压术、巩膜环扎术、巩膜内填充术及巩膜缩短术。主要用于治疗分布在1~2个象限内的周边圆形孔或赤道前小马蹄孔且不存在玻璃体牵拉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于视网膜裂孔分布于3~4个象限且不伴有玻璃体牵拉的视网膜脱离可以采取巩膜环扎术[5]。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主要采取玻璃体手术,它灵活的眼内操作不仅能解除内部玻璃体牵拉,较好的视野也为检查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行玻璃体切除后常需联合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填充物长时间的保留于玻璃体腔内容易引发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前膜等一系列并发症[6-9]。尤其是硅油填充的患者,需要行二次手术,更重要的是在硅油填充期间如果视网膜再脱离常会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视力恢复[10]。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视网膜裂孔的大小、位置及数量,患者可耐受的相关体位,晶状体状态和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等,因此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能更好促进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仍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
材料与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设计。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行23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17~93岁,平均(54.33±14.29)岁,术前45只眼发现明显视网膜裂孔,术中发现新裂孔5个。32只眼1个裂孔,8只眼为2个裂孔,6只眼可见多个裂孔(≥3),36只眼为牵拉孔,10只眼为变性孔且周边可见明显变性区。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
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相关风险及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手术。于术前,术后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裂隙灯前后段检查等常规眼科检查。充分散大瞳孔行间接检眼镜、三面镜及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眼底裂孔形态、视网膜脱离情况。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比或频数进行描述,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对服从正态分布的配对样本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最佳矫正视力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测量,换算成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
结果:
46只眼中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91.30%(42/46),最终视网膜复位率100%。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为0.51±0.39,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19±0.86有所提高,比较前后差异t=5.64P<0.001,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术后平均眼压(16.78±3.39)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眼压(12.80±3.26)mmHg升高,(t=-5.62P<0.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找到并在最小眼损伤基础上充分封闭引起漏水的裂孔,解除玻璃体牵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对于存在屈光间质不清,视网膜裂孔较小,数量不多于2个,裂孔位于赤道以前,视网膜活动度较好,可采取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术,减少硅油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