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女子竞技举重开展较早的国家,并迅速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上海市作为全国开展该项目较早的省市之一,在发展之初出现了韩长美、苏园红等世界名将。随着历史发展,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经过近27年的发展,虽然有经济力量的支撑,硬件设施能够得到良好保障,但由于竞技举重特征显著的竞技化要求,对于商业化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上海大都市来说,要发展竞技举重势必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本文以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现状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运动员、女子举重教练员、主管人员以及上海市举重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调研。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数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政策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和女子竞技举重的项目特点,提出适合该地区女子竞技举重的发展方法和路线。同时上海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模式和方法对其他地区都是一种借鉴和思考。通过本研究为其他省市女子竞技举重的发展起到警醒,以及提前做出战略调整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上海女子竞技举重在我国开展前期培养了一部分优秀运动员,女子举重进入全运会、奥运会后无一人取得金牌和参加奥运会。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明显缺乏顶尖人才,整体表明在竞技水平呈现下滑趋势,良好运动员后备人才‘极度缺乏的原因与上海独特的现代化城市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有着相关的联系。二、除莘庄、闸北两个基地有一线、二线相结合的队伍外,各区县开展女子竞技举重的二线、三线单位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部分区县已甚至退出了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比赛。经费的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运动员培养方式以“三集中”为主,“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效果不佳。三、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在场地、器材,以及经费的投入上能基本保证训练及比赛的需要,离教练员的需求有明显差异,科技支撑投入明显较少。四、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运动员大多数来自外省市。上海本土的青少年参加举重训练少,这一与大都市内环境有关,也与项目的传统认识、父母文化层次、家庭环境的影响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五、上海市女子竞技举重运动员参加举重训练多以娱乐和升学为主,虽然运动员参加训练积极性相对较高,文化学习是影响训练的主要因素;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很高,但是从计划的制定来说不能满足科学训练的要求,许多种类的训练计划没能很好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