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适体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酸适体(Aptamer)作为能高特异性结合靶标分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序列或者核酸类似物(XNA),通常利用体外筛选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获得。核酸适体被称为“化学抗体”,具有与抗体相当甚至更高的特异性及亲和力。此外核酸适体还具有体外筛选周期短、体积小、易于加工改性、化学稳定性高、免疫原性低、组织穿透性强等优点,自20世纪九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广泛研究应用于众多研究领域,展现出突出的应用潜力。针对肿瘤的化学疗法主要是采用能够对癌细胞进行杀伤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其作用原理包括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干扰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化疗药物不具备选择性,可对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因而产生极大的毒副作用。基于核酸适体优异的生物学性质,可将其作为高效识别分子,通过可控型化学交联方法将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负载于核酸适体上,赋予其靶向能力。通过核酸适体对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靶标蛋白的高特异性识别和快速内吞作用,将药物运送到肿瘤细胞内,从而实现药物精准递送,提高抗肿瘤效果,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化学方法对核酸适体进行抗肿瘤药物修饰,通过建立药物可控释放可大幅提高偶联物抗肿瘤性能。本论文选取抗肿瘤小分子药物丝裂霉素C(MMC)、紫杉醇和喜树碱作为修饰分子,利用不同的化学键合策略实现了它们与核酸适体的高效偶联。在提高核酸适体的血清稳定性的同时,优化了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能,并最终探索偶联物在细胞水平上的抗肿瘤能力和活体水平上的靶向肿瘤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第二章中,利用三种不同的连接子实现了MMC与核酸适体XQ-2d的高效交联,探索了不同药物释放机制对于偶联物细胞毒性的影响。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由两种还原环境响应的连接子所形成的偶联物展现出比非响应型连接子所形成的偶联物较高的毒性,同时偶联物的药物释放速度越快,表现出越强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可控释放型连接子策略提高MMC的生物利用度,进而提升偶联物的抗肿瘤效果。(2)第三章进行了毒性增强机制的探索。第二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连接子将MMC与核酸适体连接以后,偶联物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高于单纯的药物。本章将不同的核酸适体(XQ-2d,Sgc8c和AS1411)与MMC进行偶联,对其细胞毒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三者的细胞毒性都明显高于MMC。随后以XQ-2d-MMC为例进行细胞毒性增强的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核酸适体的特异性识别、高亲和力结合和受体介导的内化能力对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在第四章中,为了探索核酸适体-MMC偶联物应用于胰腺癌靶向治疗的可能性,利用硫代磷酸酯修饰的方法对核酸适体进行改造,以提高其抗酶切稳定性和药物递送效率。将硫代核酸适体与MMC连接,完成偶联物的构建。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硫代修饰后的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对靶细胞仍保持着与MMC相同水平的杀伤能力。靶向内吞实验证明,该偶联物展现出更强的靶向药物递送能力。此外,硫代修饰可大幅提高核酸适体的血清稳定性,其血液循环半衰期增强了约5倍。(4)在第五章中,设计合成核酸适体-聚合药物偶联物用以提高偶联物的药物负载效率和血清稳定性。聚甲基丙烯酸酯上定点修饰不同数目的喜树碱药物和/或紫杉醇药物,然后再与核酸适体进行连接,形成具有较高药物负载效率的核酸适体-聚合药物偶联物。研究结果表明,该偶联物抗核酸酶降解能力显著增强,体内血液循环半衰期大幅延长,并表现出较高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可在胞内还原性物质的刺激下释放药物,展现出优异的细胞杀伤能力,还可实现两种抗癌药物的协同治疗。新开发的APDC将为新一代多功能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的设计提供方向,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不同连接子连接的核酸适体-丝裂霉素C偶联物,研究了连接子的化学性质对偶联物细胞毒性的重大影响;对偶联物细胞毒性增强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索;对核酸适体进行了全硫代修饰,提高偶联物的血清稳定性,并探索了其生物学性能;最后,设计合成了核酸适体-聚合药物偶联物来提高偶联物的药物负载效率,改善其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为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有望推动核酸适体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分数阶随机微分方程和随机脉冲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可控性和稳定性.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1<α<2 阶的Riemann-Liouville型分数阶随机微分方程的解存在与近似可控性;(2)脉冲分数阶微分发展方程解的合理表达式,并将结果应用到一类分数阶脉冲随机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相关控制问题上;(3)非线性分数阶随机脉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极值解的存在性;(4)二阶随机脉冲随机微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十余年间,世界范围内极端风险事件频繁发生。从2011年“欧债危机”、2015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再到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极端风险事件似乎已经从“百年一遇”转变为“几年一遇”,在日趋常态化的同时,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明显增强。作为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尾部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能够引发市场极端震荡并造成超乎预期的损失。如何对尾部极端风险进行有效度量、防范和化解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柴油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汽油机,柴油机具有转矩大、燃油经济性高、未燃碳氢化合物排放低等优点。然而,柴油机由于燃油特性以及点火方式的原因,碳烟颗粒(PM)排放量远高于汽油机。柴油机产生的PM是大气雾霾以及众多呼吸道疾病的诱因之一。为了降低PM排放,许多缸内净化技术被应用,例如电控共轨、进气增压技术等。随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国VI、欧VI以及TIER2)对PM排放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资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业施肥的广泛推广,地表水体甚至地下水体硝酸盐(NO3-)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电化学反硝化技术因其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广阔等优点,已成为控制NO3-污染的热门技术。然而电化学还原NO3-的主要产物包括亚硝酸盐(NO2-)、铵根离子(NH4+)以及氮气(N2)。其中,NO2-和NH4+是有毒有害
热模压成形(Hot press molding)作为一种高效制造技术,具有加工周期短、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作为典型的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Woven fabric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WFTRPs),平纹机织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基(Plain woven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PW-CFRPP)热塑复合材料显示出
随着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二维纳米材料与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合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两者的有机结合集成各自优越性能于一体,产生了大量具有生物医学应用价值的纳米复合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是一种从MAX相陶瓷衍生而来的超薄纳米材料,其具有可调的化学成分、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优异的生物学效应,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中,我们利用MXene的高
材料中的强激子—声子相互作用会导致自由激子的自陷以及相伴的局域晶格畸变。自陷激子对半导体的光电特性有显著影响,如会导致发光材料中的较大Stocks-shift、宽带发光,光伏器件中的开路电压损耗等。碱-卤化合物、有机分子晶体和稀有气体晶体中的自陷激子效应已被大量研究及广泛报道。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一些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中也存在自陷激子,如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和二元半导体Sb2S3。但自陷激子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基石,与民生国计息息相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的重要措施,对促进低碳经济及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随着直驱风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直驱风电场接入电网的宽频带振荡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宽频带振荡会造成设备损坏和触发保护装置动作,不仅严重制约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消纳,还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
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核心任务之一是实现月表无人自主采样,将月壤样品完好地保存并携带返回地面。深层月壤采样的总体方案确定为“钻取采样、软袋封装”,工程部门研制了样机并开展了地面模拟工况实验。但是,实验中经常出现偶发性的提芯力过大导致提拉封装失败或拉扯损坏软袋、软袋无法成功收口密闭以及壤芯层理扰动程度大等失效工况,导致取芯任务彻底失败或部分工程目标失败,不能满足航天工程绝对安全可靠的要求。工程部门在探索这
复杂的生物体系中某些重要物质(如蛋白质、miRNA、药物等)的准确定量分析对于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以及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基于光谱(如紫外、荧光、表面增强拉曼等)和电化学等检测手段的传统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在生物样本中目标物质的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常常会由于待测体系基质干扰严重、操作繁琐、染料标记费用高、引物设计复杂、特异性差、以及多目标同时检测的实现不易等问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