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与校园文化的互动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话题。来自不同亚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来到同一个地方接受高等教育,进入大学这个新的文化环境,他们所经历的文化冲突、认同、排斥、融合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在心理和行为上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不同人口特征的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上有什么样的差异?呈现什么样的结果?如何引导大学生生成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和样法,获得良性发展?这必然涉及到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拟带着这些问题来寻求答案,并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年级、专业和生态文化等特征进行差异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真实状态,再基于个人文化特征(性别、民族、是否独生、院校类型、年级、科类、是否学生干部等)考察不同类别学生在学校适应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其次,由面到点,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描绘适应过程的轨迹及样态,分析影响因素,探讨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针对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就业、情绪、自我认识、满意度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以方晓义等人编制及修订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来自六所高校共81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学校适现状,并与12名大学生深入访谈,探讨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所在。通过问卷数据分析与访谈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大学生总体适应水平良好,各适应维度不平衡,情绪适应是最好的领域,满意度是适应最差的领域。学习适应、择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也相对较差,是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突出方面。2.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较平衡,女生的总体适应情况好于男生。择业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方面好于女生,女生在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这四个方面的适应性情况比男生要好。3.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民族差异显著,汉族大学生的适应情况好于少数民族大学生。4.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差异并不显著,城市大学生的总体适应状况好于农村大学生。仅在在自我适应和满意度的组间差距显著,自我适应的差异最显著,城市生源大学生的适应状况明显好于农村生源学生。但在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方面,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情况比城市大学生要好。5.是否独生子女对学校适应没有显著的影响,除自我适应和满意度外,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大学适应性好于独生子女。除情绪适应和满意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外,其他五个维度的适应状况差别不大,非独生子女的情绪适应状况好于独生子女,但在满意度上却相反。独生子女的自我适应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6.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水平的年级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适应情况多样化。大二的总体适应情况最好,其次是大四,大三学生的总体适应情况最不理想。7.不同科类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差异显著,文史类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好于理工类大学生,理工类与体艺类差异显著。在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满意度这四个维度上,不同科类大学生之间存在的显著的差异。8.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学校适应状况好于非学生干部。9.民族与年级对学习适应、择业适应、满意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年级的主效应显著。汉族大学生的适应水平相对平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变化幅度较大。10.民族与科类在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维度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对于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法,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学校适应随时间呈动态过程,各适应维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2.大学生学校适应是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可分为主体性因素和非主体性因素,且各因素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向度和强度有差异。结合调查问卷与访谈研究,本研究从大学生自主调节、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应教育、教师改善师生关系这三个方面探索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