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伙伴关系”、“公私合营”、“公共设施民营化”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国内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PPP模式进入发展快车道,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库入库项目达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国家发改委的PPP项目库“收储”项目总计2125个,总投资3.5万亿元。随着PPP项目规模总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的PPP运行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一轮PPP快速发展的需求,PPP运行效率不高、模式单一、工作机制不健全、法制化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PPP的发展呼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变革。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实业界和各级政府对PPP的关注越来越多,理论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但对PPP运行的整体模式、宏观研究甚少,对PPP运行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关注不够。因此,研究创设一个覆盖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贯穿基础设施建设各要素市场的整体性PPP市场,既是对PPP运作模式的研究创新,又是对PPP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究,既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全流程整体性市场构建(即PPP市场构建)的研究实质上就是研究创新PPP运作模式,即改革以政府为主导的PPP运行体制,推行以市场代替政府平台主导PPP的运行,推动PPP的新发展。 首先,界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下“全流程整体性市场”的基本概念、构建原则,即构建一个专业的PPP运作载体——PPP运作专业市场,这个市场涵盖中国基础设施建设PPP运作的全流程整体性业务,为PPP运作提供一站式、专业的、完整的全过程服务,包括从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等五个阶段政府、社会资本委托或交办的业务。 其次,明确构建“PPP市场”的理论框架和市场模式,对PPP市场的组织构建、功能构架、全流程构架以及市场运行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立“总部大市场、区域市场、地方市场”的三层总体市场布局,建立“整体统筹+专业运作”即“中心+市场”的具体市场形态。研究发现,现行PPP运作程序串联、效率低下、涉及面非常广。因此,本研究主张对现行PPP运行模式实行“大转变”、“大探索”、“大整合”,重构PPP运行流程,提升PPP运行效率,创立全新的PPP运行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供给侧的改革。同时,强调政策环境、机制建设,主张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保障PPP市场健康有序运行。重构权利结构,彰显PPP市场在PPP模式运用中的主体地位,从市场自身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要素完备、运行高效的市场服务体系,夯实市场运行基础。 再次,提出“PPP市场”的三大要素市场(子市场)即“项目市场”、“投资人市场”、“项目交易、建设、运营市场”构建的基本思路。研究发现,中国的PPP的要素市场、资源市场的建设已经严重滞后,并将成为制约PPP发展的瓶颈,加快建设“投资人市场”、“项目交易、建设、运营市场”是当前PPP大规模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大力度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当前中国PPP运行尚未建立完整、规范PPP投资人市场管理机制,特别是PPP投资人关系管理制度、PPP投资人退出机制,迅速构建这些机制将极大地调动社会资本参与PPP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有力地推动PPP“投资人市场”的发展。从PPP发展的实践看,这些研究发现对指导当今PPP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PPP运行平台的构建进行探究。本研究确立了互联网+PPP运作平台的技术构建路线,提出了互联网+PPP运作平台系统功能框架与系统逻辑模型,研究了互联网项目库管理模块、投资人管理模块、交易管理模块、服务管理模块等“四大功能模块”的基本构建,对互联网+PPP运作平台的运行流程以及互联网+PPP运作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探究,形成了较为完整互联网+PPP的理论框架。 最后,结合实践,对昆明市轨道交通5号线的PPP运作进行了案例分析,结合本项目实证案例分析,发现该PPP项目市场运行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