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方法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o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论文精探陈伯坛代表作《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券十九》,黎庇留的著作《黎庇留崇正伤寒论》和李赛美名著“伤寒论通俗讲解”以深入相关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
  方法:
  脾胃的主要症状,即呕吐,下利,痞满作为属性概念的筛选医案标准。医案资源是从陈伯坛著作《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券十九》,黎庇留的著作《黎庇留医案》和易巨荪著作《集思医案》。
  本论究是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的属性偏序结构和对象偏序结构模式发现的科学方法。从病-证-方-药-量五个方向研究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的医案。经过医案的筛选,整理,汇集和规范化医术言语等,接下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或datasheet(数据表)文档输入易巨荪《集思医案》中的35个医案的92处方和规范化的共136个症状,及病机,治法,病名;92处方中的药物剂量。同样的输入黎庇留《黎庇留医案》中的21个医案,71处方,陈伯坛《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卷十九》中的19首经方以建立数据库。
  接下,燕山大学洪文学教授团队协助以偏序结构图生成知识发现方法,实现可视化偏序结构图,即从数据库的输入,进行预处理,形式背景优化,包括属性排序和对象聚类,建立图矩阵,构建图形,终于可视化属性偏序结构图生成。通过基于偏序结构图生成知识发现,以规则提炼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治脾胃病学术思想。
  结果:
  偏序结构生成的结构图,能可视化表达新知识,即陈伯坛、黎庇留和易巨荪最常用或最要重视的病证,治疗原则,经方应,方药剂量运用。
  1.基于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方法,可视化表达性新知识:
  1.1最注重和解法,其次,运用补法,温法,下法和清法。在辨治上,关键在于病机。
  偏序结构图表明陈氏,黎氏,易氏在理法方药灵活用治疗八法,即汗法解表法,吐法,下法,和法,清法,温法,消法,补法,使之切入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其中他们最常用或最注重的为和解法,其次,运用补法,温法,下法和清法。
  1.2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治疗脾胃病的共同点。
  1.2.1临床辨治最常用“方证对应’’模式和原方加减模式。
  陈氏在治疗呕吐病证最常用的方证对应经方有桂枝汤方、吴茱萸汤方、理中汤方、黄连汤方、大半夏汤和橘皮竹茹汤方等;黎庇留最注重用方证对应的有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白虎汤、大柴胡汤、理中汤方、白头翁汤方;易巨荪在最注重用小柴胡汤方、附子理中汤方等。
  他们以加强治疗疗效,尤在急证,均用重剂。陈氏宜用原方,故重剂较多用,+在呕吐哕下利脉证病并治上,除了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下利,干呕等症状时,均用原方。)
  1.2.2其他辨治模式
  (1)主方加减模式,以治疗主证,随兼症加减。陈伯坛在治疗呕吐病证最常用的经方是葛根加半夏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以治下利兼呕、吐。巨荪治腹痛(寒症)与其对应的为理中汤加木香,小柴胡汤加减。黎庇留最注重用小柴胡汤加减、小建中汤方加减等。
  (2)合方使用模式,以增强疗效。
  (3)附方模式即原方药随症情演变,以对应病机。如易巨荪用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汤方以治痰喘咳兼眩晕,二加龙骨汤方治疟疾。偏序结构图的知识揭示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较重视使用原方模式和随证加减模式以对应“方证对应"思路的治则。
  1.2.3“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共同中医治疗特色
  陈氏、黎氏、易氏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主要临证治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医案中,悉六经发病,常用“方正对应”的学术思想,重在固护脾胃,在重证,均用重剂。陈伯坛认为经方重气不重味,要量少,在必要的情况上使用时方。偏序结构图的知识发现他们在辨治脾胃病,突出中医特色中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治病求本”。
  2.各自特殊学术思想
  2.1陈伯坛的学术思想特色
  “临证治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宜使用经方原方”,“方剂的份量,应重则重”,“注重阴阳”。从陈伯坛的18个医案医话,适合本论文的题目只有5个。从中,基于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陈氏最注重用吴茱萸汤以缓肝健脾,依据是降逆安神为诸风掉眩,肝寒脾虚,神明失守,脉弦大,每睡时忽然昏迷不知人事,一二时候渐建醒,乃肝不藏魂,其状虚。同时病变在肝,陈氏施治迥异以重用时方龙胆泻肝汤以泻其肝邪,表现为神志不清与痉挛,面青,脉弦数伴随症,为肝经实火易伤阴血。其状实为鉴别点。从中可以发现,陈伯坛重视辨证须同中求异,不为类似表现所迷惑,灵活运用“方证对应”以其阴阳平而病愈的学术思想。经方派用药就是根据临床表现去寻找症状与之症状相对应的条文,用该条文的方治病,这称为“方证对应”。
  本研究发现,陈氏用重剂占50%,即重剂大建中汤,重剂真武汤和重剂龙胆泻肝汤。大建中汤属于温阳散寒剂,真武汤(含有炮附子9克)属于祛湿剂和化痰剂,龙胆泻肝汤属于清脏腑热剂。其他为白通汤(含有生附子5克),吴茱萸汤(含有生姜18克)均属于温阳散寒剂,风引汤(含有大黄12克,桂枝12克,龙骨12克)属于清热息风剂。从这可见扶阳祛邪剂已占66.7%。其余是清热存阴。风引汤中用干姜12克,甘草(炙)6克,温缓脾胃,和中益气,且制诸石之寒,即保胃气。
  可见“扶阳祛邪”、“温缓脾胃,和中益气”,即保胃气、“清脏腑热”,即保存津液的学术思想的根据。
  2.2黎庇留的学术思想特色
  “擅用经方的条件”,“方证对应”,特色“递增”的方法和“渐退”之治法。黎庇留在《黎庇留医案》共载医案50余则,以内科疾病为多,也有一些妇科、儿科、外科医案。这些医案大都为重病、急疑案病的治验。黎庇留特有的“递增”的方法和“渐退”之法依据是用药量应果敢而又审慎,尤在用附子,干姜之辛热燥烈之品。附子辛温大热,善入肾经而温阳气,内逐寒湿而止痛。干姜既能散脾胃之寒,为温缓中焦,又能温散肺寒而化痰饮。两者起着“扶阳祛邪用”。可体会到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的果敢用药来自他们熟悉中医理论以指导实践。
  黎氏有的案例,他先用一般剂量(附子常用6克),然后用“递增”的方法,见于酌情增,依据是在辨证加用量如附子先用18克,继之用至约30克;干姜由6克用至约24克,即多了4倍。在“渐退”的方法可见于用四逆汤得效之后,即改用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四逆汤汤用生附子,而附子理中汤、真武汤用熟附子,用量也减少,附子理中有人参、白术,真武汤有茯苓、白术、生姜,扶助元阳之方针不动,而理中有健脾助运之功,政务有缓土制水之长,就变四逆之峻烈而为温和调理之方了。
  2.3易巨荪的学术思想特色
  “方证相应”,“酌情用专药,外服参与内服”,“注重扶阳祛邪,保胃气,存津液”。从易巨荪属性偏序形式结构图病症状知识发现方法,其可视化表达易氏在治疗脾胃病运用经方原方为50.8%,原方加减运用44.8%,重用原方4.5%。这证明易巨荪的学术思想特色是“方证相应”。
  易氏偏序结构图病症状知识发现方法能揭示:易巨荪最常用小柴胡汤和解剂,大剂四逆汤(附子用量至15克)治下利色青,渴饮热水,还用专药如鹿茸以壮肾阳在阴寒内盛的胸中痞塞兼头刺痛医案,亦用于大便血,面色舌色皆淡白,脉沉细无力等症。
  从偏序结构图病-方剂药量知识发现方法,其可视化表甘草(炙)9克的子类最多,即易居荪最常用甘草(炙)9克。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易巨荪注重甘草(炙)能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甘草(炙)9克可预防损伤脾胃在治疗过程上。
  最多的簇集和其次的簇集为易巨荪最重视或最常用在于治疗脾胃病。从偏序结构病-方剂药量图,第2层可看到子节点中,炙甘草的顶点包含的簇集最多,其次为生姜9克,半夏9克,黄芩9克,芍药9克,人参9克,甘草(炙)6克,茯苓9克,干姜9克的发现揭示这些方药量是易巨荪在治疗脾胃病中,最常用或最重视的而是主要方药鉴别点。这些药也揭示易巨荪注重“保胃气”“扶阳祛邪”“清热存阴”的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
  在脾胃病中,易巨荪最常用甘草(炙)涉及23个病证,如伤寒少阳病证与其对应小柴胡汤组成;腹痛病证与其对应五苓散;下利兼眠差与其对应生姜泻心汤;心下痞硬与其对应旋覆代赭石汤以重用生姜半夏;腹病与其对应吴茱萸汤。
  结论:
  从偏序结构图病-方剂药量知识发现方法,直观展示出甘草(炙)9克的子类最多,即揭示为最常用在治疗脾胃病。小柴胡汤是最常用的汤方,方中的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扶正,实里以防邪气内传:甘草调和药性,兼作使药:方牛柴胡透达半表之邪,疏畅少阳气机之法:黄芩清泄半里之热:柴胡合黄芩,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然而,再无表里证,只是病后体虚余热不尽,伴见口苦、胸满、脉弦的情况,易巨荪也使用小柴胡汤以疏畅气机,扶正祛邪。
  子类其次为生姜9克,半夏9克,黄芩9克,芍药9克,人参9克,甘草(炙)6克,茯苓9克,干姜9克的发现揭示在治疗脾胃病中,最常用或最重视的而是主要方药鉴别点,药用个性,药对配伍特点等以明确揭示隐藏着的“保胃气”;“扶正祛邪”;“清热存阴”等辨治脾胃病的思路。
  通过探析基于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可总结岭南名医伤寒家陈伯坛、黎庇留、易巨荪的学术思想特色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随证加减”;“方证对应”;“异法方宜”;“期阴阳平,病自愈”以及“扶正祛邪,保胃气,存津液”。
其他文献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内外基于位置的服务开展如火如荼,而位置服务平台终端品种单一、价格昂贵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GPS终端作为位置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PS定位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PS定位虽然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实时定位,但是对于目前许多产品的定位功能都集成在移动终端上。随着交通领域对近实时定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新型GPS定位模块提出了要求,其中能快速缩短定位时间的GPS
学位
近年来高铁客运量逐年攀升,为高速移动的列车和乘客提供高速率、宽频带和高可靠性的通信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铁行驶过程中频繁发生越区切换,因此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通信中断概率对提高通信服务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基于A3算法的传统硬切换算法切换条件固定,存在切换成功率提高的同时伴随乒乓切换率升高的问题。而无缝切换算法中首尾部天线都参与切换过程,但是列车尾部天线进行切换时,存在通信中断概率高的问题。同
学位
ETC技术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几年的发展越发快速,在收费站中的应用也逐渐成熟。由ETC和MTC组成的高速公路混合收费站已成为我国收费站的发展趋势,在提高通行能力的同时也减少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延误时间,使驾驶员感受到更高的服务水平并改善了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行状况。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高速公路收费站和ETC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学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卫生、城市垃圾等问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能否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有紧密关系,因此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需要我们的关注。如今对于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和农村,较少涉及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域。对于垃圾收运系统的研究只注重一个方面,或只研究收集路线的优化,或只研究转运路线的规划,没有整体的考虑,因此论文从垃圾收集运输系统的三个
恶唑烷酮类抗生素是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中重要的一类,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的防治、畜禽养殖等。随着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如利奈唑胺)用量的不断增大,此类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物的毒害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利奈唑胺为处理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纳米凹凸棒石/γ-Fe2O3催化降解利奈唑胺。在输入
危险废物综合性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从2003年国务院批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开始,国家首批规划的31个省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陆续建成投运。同时随着国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15年新的环保法实施以来,危险废物的申报量逐年大量增加,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填埋场渗滤液可能
学位
草原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机制对于草原长期碳固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生态学家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在不同的土壤层中已经认识到碳储存的差异,但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质中植物性碳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缺乏深入认识。  本论文以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三种主要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3种草原植物地上叶片、地下根系以及土壤
学位
为了研究内蒙古河套地区盐渍土复杂环境下混凝土的劣化机理,在实验室模拟实际环境工况,制备NaCl、Na2SO4、NaHCO3、Na2CO3复合盐溶液,配制7种配合比混凝土(基准混凝土、10%粉煤灰混凝土、15%粉煤灰混凝土、20%粉煤灰混凝土、10%偏高岭土混凝土、15%偏高岭土混凝土、20%偏高岭土混凝土)进行复合盐浸-干湿-冻融循环、清水-干湿-冻融循环试验。以强度、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模量值为
学位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多肽物质,是畜禽免疫系统执行免疫功能的重要效应物质,参与了畜禽的先天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通过对鸡抗菌肽表达的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不同组织的免疫防御机制。通过外源物质来提高机体内源性抗菌肽表达水平,进而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为畜牧业的“健康养殖”提供新方法。本试验采用RT-PCR检测鸡抗菌肽AvBD-1和fowlici
学位
目的:  焦虑症是中国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同时透过收集和分析近20年来的脐针临床文献资料,总结脐针治疗情志疾病的操作规律,为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方案制定和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包含“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部分。  文献分析:计算机搜检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