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集体公正观指,儿童对群体因其个别成员的过错行为而受到成人的惩罚认为是否是公正的。皮亚杰对此曾用情境故事进行过研究。本研究运用“财物损坏”、“人身伤害”、“荣誉损害”三方面的情境故事,每一故事均有“不知道犯过者”和“不揭发犯过者”两种情况,同时设置了“一般投射”和“角色承担”两种投射情境,以211名7—15岁儿童为被试,探究了他们面对集体责任时在理解认同、公正判断、内心体验和承担责任倾向上的反应特点。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15岁儿童面对集体责任事件时,(1)大多能对此表示理解认同,其中年幼者较弱、年长者较强,转折约在7至9岁之间;(2)他们大多对此作出认为不公正的判断,其中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相对更为倾向于认为集体责任是不公正的;(3)他们对此在内心会有较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且无年龄差异;(4)他们对此大多表示愿意承担行为责任,年幼者的承担倾向较弱、年长者较强,转折约在9岁至11岁;(5)在“不知道犯过者”与“不揭发犯过者”两种情况之间,他们的理解认同、公正判断、内心体验均有差异,在前一情况下理解认同较少、认为不公正更多、消极的内心体验更强烈;(6)在“一般投射”与“角色承担”两种投射情境之间,他们的理解认同、公正判断、承担责任也均有差异,在前一情境下理解认同较少、认为不公正更多、承担责任较少,在内心体验上则没有差异;(7)他们在“声誉损害”、“人身伤害”、“财物损坏”不同事件上的理解认同、公正判断、内心体验、承担责任上会有不同的反应;(8)他们在理解认同、公正判断、内心体验、承担倾向上基本无性别差异。本研究既对皮亚杰提出的集体责任观作了研究,同时又从两种集体责任情况、三种集体责任内容和两种投射情境去对先前未曾涉及到的集体责任的理解认同、内心体验、承担倾向作了探究。所获结果有助于道德发展心理学和道德教育的发展,也能为伦理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等有关学科提供有用的资料。